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风忽鼻端

(2017-08-17 06:27:58)
标签:

栀子花

无风忽鼻端

杨万里

阿来

吕本怀

分类: 草木人间
 无风忽鼻端
吕本怀 


无风忽鼻端无风忽鼻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栀子花还比较稀罕,有个学生家里有棵栀子树,很感谢她,每次带来的栀子花带着露水特有的清芬,拿来插在漱口缸中,宿舍里一天到晚弥漫着香气。


       直到二零零八年我才养了一钵栀子花,记得汶川地震时花开得正好。两尺高不到的树上,居然一次性挂了近三十朵,有的还是如笔杆般的花蕾,有的中间已稍微鼓胀,有的则张开了几丝缝隙,有的花瓣使劲往后仰;颜色有的青中显白,有的白中微青,有的纯白如丝绸,有的白中呈淡黄,有的淡黄里隐见黑斑。


       不知那年栀子花为何会开得如此之盛?或许是头次开花,所有精力都已蓄积,就等这一下子彻彻底底地释放;或许是天人感应,地震造成了近十万人死亡,即使一树小小的栀子花,也知道以自己猛烈的绽放来表达对亡灵的追思,与对生命的怜惜。

       妻子很喜欢栀子花。当令常买些回,小县城里栀子花不贵,一块钱一束,一束五六朵,放在一个大的敞口杯内;往往前一晚还是些花苞,摸上去有些硬,第二天早起
有的欲开半闭,有的则完全绽放,只有极个别还在坚守自己的处女之身。


       女儿也喜欢栀子花。在新建工作的时候,中学院子里栽了不少,摘一些放在家里没人干涉。小孩子往往免不了贪婪,有一回她摘得太多,脸盆、铁桶里满满当当;我跟她讲花的不容易,说花开在校园里大家都可欣赏到。她当时还小,不知能否懂得,但后来摘栀子花,仅以装满一个茶杯为限。现在,她也有了自己的女儿,才一岁三个月,她常跟女儿念叨,花会痛,花一生也就这么一次展示自身的机会,人不应该打断它。

       县城出西门,经自来水巷,可抵田家湖渔场。途中有户人家种了一棵栀子,望去俨然乔木,栀子花层层叠叠,繁复、厚重,绚烂,每年都让我惊讶乃至震撼,原来一树栀子花也能抵达丰硕的极致。

       昨晚读阿来《草木的理想国》,其中有篇《栀子花》,里面提到杨万里也曾写过栀子花,诗如下:

       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年。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

       诗不很著名,然“无风忽鼻端”却道出来栀子花香幽馥怡人的感觉。

       栀子花不但洁白,而且厚重,有人将其形容为“肉质”;“肉质”似乎太俗,将其比喻为银白色的织锦可能更准确,栀子花有着织锦般的暗纹,且比织锦更细腻,柔滑。

       其实说它“肉质”亦未必错,将盛放的栀子花瓣取下,放一勺白糖或蜂蜜,味道上乘,但不宜多吃。 


http://pic.baike.soso.com/p/20101230/20101230125304-806954156.jpg

(943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