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品汇:余秀华《给油菜地浇水》

(2016-03-10 17:45:11)
标签:

余秀华

给油菜地浇水

她埋怨他不肯出力

他说她只会唠叨

阳光辣着背了

分类: 美诗美读
诗歌作者:余秀华
微品:吕本怀

 
◆给油菜地灌水

 

后来,他们争吵起来,她埋怨他不肯出力

他说她只会唠叨

中午,阳光辣着背了。栓在水管上的两顶草帽小得烫人

60年的光阴没有让他们膨胀

一只麻雀飞过,影子覆盖了一个帽顶,又覆盖了一个帽顶

没有时间留意

 

“你这样不能把日子的雪掸掉”

而形式是必须的,紧紧裹住了一颗皱巴巴的核

且不说经得起推敲的过程,盲目和宽容

白杨树多余的一枝伸了过来,他知道砍掉

是最好的修饰

你小心不要把镰刀又砍出一个豁

-----她还是啰嗦了一句



微品:

给油菜地浇水,在农村里是一种很寻常的劳动,不重,亦不轻,我在乡下时,就不知浇过多少次。

给油菜地浇水的两个人,显然是一对夫妻,而且还是一对老夫妻,这从诗句“
60年的光阴没有让他们膨胀”可以很轻易地看出。有趣的是这对夫妻似乎不怎么和谐,彼此之间仿佛还有着一些小小的不平等。

整体而言,这首诗更像一篇微小说,人物简单,故事简单,过程简单,结局似乎有也似乎无。因为是微小说,不可能有太多铺垫,故诗人只能直接了当将高潮呈现在读者面前:“
后来,他们争吵起来,她埋怨他不肯出力|他说她只会唠叨。”这样的情景应该是家常便饭了吧。争吵或许毫无意义,却时不时便要来上一回,这已成为他们生活状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是有一段时间不争不吵,说不准彼此还不太习惯呢。

第一段中我比较喜欢“
中午,阳光辣着背了”里的“辣”,说“辣”比说“晒”不知要高明多少倍:既说出了太阳光线的烈度,更将触觉转化为嗅觉,甚至还能让人们看到他们背部皮肤的暗红,三种感觉彼此相通,让这个动词极有动感与质感。

第二段里那“
白杨树多余的一枝伸了过来,他知道砍掉|是最好的修饰”,假如联系前面的诗句来理解,它似乎具有双重意蕴:一方面是真正白杨树多余的那一枝,另一方面或许也在指代他们之间婚姻的盲目,以及在这种盲目背景之下因她过分宽容所诱发的某些不如人意。

在诗歌的最后诗人写道:“
你小心不要把镰刀又砍出一个豁-----她还是啰嗦了一句。”这句话肯定是女人对男人的提醒,这种提醒未必就是啰嗦,但根据他们双方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却肯定是啰嗦。“还是啰嗦了一句”,既然连女人自己都以为自己在啰嗦,那男人更会将她的提醒当成难以饶恕的啰嗦了。

随着这声啰嗦,开头的那一幕是不是又将重演?诗人没有继续写下去,但我以为在这根导火索的作用下,他们之间的争吵一定很快就会进入到下一个回合。

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学的高境界,这一点《 给油菜地浇水》似乎已经做到了。因为它在第一二轮争吵的间歇戛然而止,后面会怎样全由读者去判断与想象。另外,假如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作为基础,诗人很难将抒情主人公无奈、纠结、纷争的生活状态描摹到如此细腻与逼真,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说明现实生活的确是诗歌创作的重要泉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