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品汇:郑正西短诗8首
(2016-02-23 09:41:48)
标签:
郑正西网络诗选四月里春天是一种信仰一生 |
分类: 美诗美读 |
诗歌作者:郑正西
微品:吕本怀
落日准时下山
黄昏准时接上来
星星
各就各的位
虫蚁们有序爬行
在人间
我立命安身已久
粒粒红尘
倒背如流
微品:这首诗语言比较直白,但俗语与成语能较好地融入其中;结构上比较传统,句式上变化不大,但这种三段体读起来却有一种舒缓与从容的感觉。总体而言,诗人笔下的“人间”,无论其时间与空间,都有一份较强的完整性与秩序感,诗人与他笔下的“人间”已有了一份较好的默契,对他笔下的“人间”有了一份较为透彻的领悟,表现出了一种苍凉里的睿智。
《庭审》
夜色稀薄
罩不住沉重的判词
原告和被告
虎视
在水一方
判官挥起法槌
击响粪土当年
风
马 牛
按姓氏笔画入乡随俗
微品:这“庭审”,不仅仅拘泥于某一次庭审现场,也不只是某种专业的解读。我从中读出主持这“庭审”的是时间,而这“庭审”所呈现出的结果则是历史的进程。诗人将近代以来的历史浓缩为一次“庭审”,不仅感受较为深邃,且对历史整体面貌的呈现较为生动形象。
《手术》
那个持刀的人,走在墓穴里
无影灯下,秩序井然
他戴着白色面具
在我体内断章取义
秋天,哼着歌谣远去
病灶如此难寻。新的骨灰
不断沉寂
病毒一旦破译
大批新的躯体
徐徐推进手术室
微品: 读这首诗,感觉到诗人应有其真实的生活体验作为写作的基础。初语即突兀,“手术室”在诗人眼中变幻成“墓室”,那个拿手术刀的人,无疑也便成为了“盗墓者”。当然,他所做的不是寻常的破坏,而是为了寻找“病灶”,让“我”获得新生。同时读完这首诗后,隐约让我感到这里所进行的并非只是一场肉体上的手术,它似乎与灵魂、思想相关,更与郑正西先生目前每天所面对的诗坛纷争有关。读完最后一段,感觉抒情主人公很情愿地将自己作为试验品,以便为后来的“患者”提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只就这一点,我也要对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自己的敬意。
《滴答》
岁月多病缠身
滴答
滴答
日夜在清点遗产
听说山河是继承人
他出示了春华和秋实
尽管
草木不愿立春
有人典当墓地
有人拍卖墓志铭
有人
签约了来生
微品:似乎隐约有汪国真的影响,但相比汪诗主旨上的一览无余,以及过分直白的表达方式,这首诗还是显得形象与深刻了不少。尤其最后一段是很难得的警句,更是对当代现实的生动映照。
《归途多么遥远》
海浪盗用了蔚蓝。
人类借助性
苦苦搜索
彼岸
当信仰之光
在枝头闪现
你迟迟才说:时光
更改了归途方向
隐姓埋名吧。
来时的路,年年在翻修
去往天堂的灯盏
总亮着
微品:从最初的“苦苦搜素”,到中途的幡然醒悟,再到最后的“隐名埋姓”,诗人很具体地诠释出了“归途多么遥远”。我相信这不仅只是郑正西先生一个人的感受,几乎所有接近老境的人,都会有如此的感觉。“来时的路,年年在翻修|去往天堂的灯盏|总亮着”,这样的句子堪为警句,表达出了人生所必须面对的困境,即使人生目标十分明确,但抵达目标之过程总是反反复复;即使抵达目标的过程总是反反复复,但却因为有了这样一盏灯的指引,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比较坚定地走完其人生的全程。
《一生》
小时候,不会做梦
等着入梦的月亮
长出了一圈胡须
到后来
母亲的影子被故乡收藏
我被路边一株茅草收养
秋天来了
满天的星星不寒而栗
我躲过村头送葬的锣鼓,去了远方
如今去海边
探视一首病危的诗,一枚贝壳
讲出了潮湿的回忆
微品:诗歌里抒情主人公的“一生”,应该也便是诗人的“一生”吧。从小时候的“不会做梦”(其实他会做很奇异的梦,他的梦中有极明显的诗人气质),到后来离开故乡(母亲的影子被故乡收藏|我被路边一株茅草收养),再到后来之历尽磨难(满天的星星不寒而栗|我躲过村头送葬的锣鼓,去了远方),终于抵达“海边”。我以为这海不仅仅是自然的海洋,更多地应指代诗人所面对的诗歌的“海洋”。“探视一首病危的诗,一枚贝壳|讲出了潮湿的回忆”,这应是郑正西先生创办《网络诗选》以来,六周年里每天,甚至每时每刻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值此《网络诗选》创刊六周年之际,让我们向这位民间诗刊的创办者致敬,并为他一直以来的坚持鼓掌。
《春天是一种信仰》
我说春天是一种信仰
乐坏了长发的音乐人
他们把虚构的音符
腌制成一首首鲜嫩的小夜曲
人类从寂寞走向寂寞
快乐和痛苦都用手工制作
在密谋中生生不息
意志集会在各种路口
手和手高举过头
鼓钹,金属,震颤着生命
多少交错的小路啊
无论是黑是白
走着走着
就到了春天
微品:喜欢这首诗里所呈现出的对春天一定要来的坚信,以及经历过许多之后才能够具有的豁达。当然,虽然春天一定会来到,但却不是通过“把虚构的音符|腌制成一首首鲜嫩的小夜曲”便可以迎接。在诗人看来,要让春天真正来临还必须付出相当的辛苦与努力,比如“意志集会在各种路口|手和手高举过头|鼓钹,金属,震颤着生命”。在诗人看来,要春天真正来临无需刻意去怎样,“无论是黑是白|走着走着
《四月里》
四月里,宗教沉默
死讯纷纷启程
春风把残阳推远
囚车
在失眠的大地奔狂
远方躺着潦草的世界
鼾声如雷
只有万家磷火
在解读黑暗
弹壳刻着胎记
击不中四月的心脏
洞穴里的人
在虚构光明
墓外的人
在瓜分黑暗
我
走在四月
阴阳两隔的迷途上
微品:诗歌里氛围营造得不错,令我想起杜牧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附录:郑正西先生说,很想和大家一样天天写诗,由于平台发稿太忙,只能匆匆涂鸦。恳望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