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林巴果
(2014-08-30 17:53:14)
标签:
股票叶片它们脆生生果实 |
分类: 草木人间 |
鸡林巴果
吕本怀
鸡林巴果属洞庭湖畔常见的水生植物,与荷花不同,叶片只能依附在水面,茎无法挺立,叶片比荷叶更大,大的仿佛一个倒扣在水面上的脚盆,且轻易不让人靠近,叶片上有懒蛤蟆一样的凸起,更有些很硬很长的刺,茎上与果实上也是如此,假如不幸被扎到,那有蛮痛。
鸡林巴果的茎拿在手里有藤一般的感觉,比荷梗粗,却没有荷梗那样硬,将茎上那层带刺的皮剥下来,便成为一碗菜蔬,名字叫鸡林杆杆;做鸡林杆杆不用放多少盐,它本身自带一种淡淡的咸味,采集的时候也不能让其过分成熟,太成熟后便有些绵软,不再脆生生,而脆生生正是鸡林杆杆走俏的原因。
弄一碗鸡林杆杆吃不难,因为较粗,似乎三两根便可以炒上一大盘,但得十分小心那些刺,稍不留意便有可能被扎;不过熟能生巧,小时候我给曾家里带回过不少剥干净后的鸡林杆杆,但真正被扎的时候不多,除非旁边故意有人捣乱。
鸡林巴果的果实,鸡蛋般大小,颇有几分像未完全成熟时的荔枝,色青黄,毛茸茸,还遍身是刺,等到完全成熟了则隐约有些红;仔细剥开,里面一格一格装着猩红色的米,珍珠一般, 嫩时鸡林巴果米的外壳可以一起吃进去,酸酸甜甜,味道与西红柿差不多,假如太老了,则壳硬,吃进嘴里涩涩的,麻嘴皮更麻舌头。
鸡林巴果有时候单独生在河面或湖面,较宽的渠道中也能看见它们的踪影。单独环境中长大的鸡林巴果,其叶片盘口大,肉厚,刺长且粗。它们也能与菱角、莲共生,荷叶高擎,占去大部分雨露阳光,而菱角不仅狗多成王,而且根系发达,连茎上都有密密麻麻的须根,能将泥水中的养分尽可能抢走,因此共生时的鸡林巴果免不了伶仃而瘦黄,全没有独自生长时的威风八面。当然,便是它们挨得太紧,也会免不了一家人之间的战争,彼此挤得抬起来的时候都有,不幸被压在下面的极端顽强,形成二三十度坡面的情形亦寻常可见。
现在已很少看到河面、湖面有野生着的鸡林巴果了,但菜市上却经常可以买到鸡林杆杆,不知它们来自哪里,不知它们是不是也成为了反季节蔬菜?价格虽高,但也还不太离谱,花十元左右便能炒得一小盘,不知是不是因为来得过分轻而易举,吃起来似乎总没有小时候自己采摘剥出得来的味道好。
虽然鸡林杆杆还经常能够吃到,但鸡林巴果米却多少年没有尝鲜了。
印象中,鸡林巴果叶完全无用,捞起后丢弃在路边还扎脚,故将杆与果实处理完毕便赶快丢回水中,不知这些被折断生命之源的叶最后怎么样了,只知道过了一段时间它们便没有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