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身心健康有着独特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校园建设要求的提高,绿化已不仅仅是种花种草植树,打造校园绿色景观也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现代化的大学校园的环境景观设计,要在景观设计学的方法及理论的指导下,营造层次丰富的校园交往空间。优化校园环境,充满让人性化、特色化,保持自己的本色。
在环境规划中,绿化设计占有独特的地位,而绿化的量与质往往不能和谐一致以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科大的绿化率还是很高的,远远看去汪绿一片,走近了却发现没有可看性,都是质量不高。学过了园林景观设计基础,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分析,对生活已久的校园的绿化现状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下就从树木种类、种植方式、专类园建设、植物配置、植被管理与养护等方面对北校区绿化现状进行分析并做改良。
1、绿化水平不高。校园内的绿化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技术含量。据老师讲,当初建校负责绿化的工人没有景观设计的专业知识,采用群植密植的方法,很快的达到绿树葱茏的感觉,经过多年的生长,如今树已长大,很多地方由于树的密度过大显得空间拥挤。如桂花园浓荫蔽日,夏天很凉快,但茂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又显得林下空间阴暗,而且林下地被几乎没有什么东西,经过几番修剪,我们还是清楚的看到桂花又很快地生长起来。改造桂花园,可以适当的去掉一些植株,放大空间,增强空间的通透性,给林下的植被创造生长的机会。
2、 绿化单调缺,乏生机与色彩。园林树木在园林造景中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构成美景、造成各种引人入胜的景境。树木是活的有机体,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即使同一地点也会有不同的景色,形成各异的情趣。其花、叶果都是环境的点缀。此外人们与大自然、植物的接触中,可以荡涤污秽、纯净心灵、放松身心、陶冶性情,这不仅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还是一种美好精神文明的教育。
校园的绿化树种千篇一律地采用常绿树种,仅香樟、广玉兰、杜英、桂花,一年四季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虽然常绿树种可以让冬季的校园不萧瑟,但没有落叶树的相称,就显单调乏味,少了季相上的变化,就少了生机与活力的彰显。要体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景观,可以替植以季相变化明显的秋色叶树种,银杏、黄栌、枫香、鸡爪槭等都是很好的选择,集四季景色于校园之中,春夏秋冬,每时每刻大自然的演替,仅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避免绿色泛滥引起的视觉疲劳。还可以多值观果类植物,是植物呈现观花、观果、观叶的不同景观,增强景观的多样性。
3、 专类园的建设,专类园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同一类观赏植物的园地,具有植物收集展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游客观赏的功能。专类园的建设需要本着突出目标植物、物种保护与园林景观建设相结合、生态型适应性原则、合理布局等几方面原则。
目前 北校区有樱花园、杜鹃园、桂花园、含笑园、桃花园。以含笑园为例,含笑花开香气飘远,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就从园林景观学的角度分析,还存在很多问题。1、品种单一。虽然校园中不乏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金叶含笑,但含笑园中并没有足够多的树种,都是灌木型含笑。2、布局不合理。园里植株少,且随意种植,很散乱,没有很高的观赏性。3、植物配置不合理。含笑园被遮蔽在樟树与荷花玉兰组成的高大屏障之后,难见天日,很多人走过之后,根本不知道还有个含笑园。改造含笑园首先应该规范园内的种植方式,其次增加含笑品种,是的院内丰富多样化,还要特殊显眼的出入口让含笑园展现在大众面前。
4、 树种搭配存在问题。植物配置指观赏性植物在园林中栽植时的组合和搭配方式,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地被和草坪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造景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美丽画面。因地点不同,目的要求不同,植物配置方式多种多样。良好的园林配植应该是形成不同垂直层次的小环境,即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并且各个层次植物不能互相产生不良影响。
池杉树形高大优美,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是樱花园旁的池塘边上许多池杉,被周围高大茂密的樟树遮光,导致生长不良以致死亡。桂花园旁的龙柏亦是如此,被浓密的桂花遮光,没有摆脱了悲惨的命运。而林下地被大都是沿阶草,灰绿一片,没有良好的观赏美。我们可以选择积雪草、吉祥草、红花酢浆草、美女樱这些也有很高的耐阴性,而且外观优美,花色艳丽很是耐看。
每年樱花盛开之际都会引来大量游客参观,在科大樱花传名千里盛名难去之时,一个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注意,那就是樱花园里光秃秃的地面。过多的踩踏已经让地面近乎板结,难生寸草,对樱花生长极为不利,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另外,冬季的樱花园只剩光树杆,满园望去尽是萧条,没有什么观赏价值。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在樱花树下种植阴生植物并且在冬季有较高观赏性,茶梅就是很好的选择,它耐阴且花色鲜艳,冬季有很强的观赏性。此举即可以覆盖林下空间,避免游人对地面踩踏过度,保护土壤,也可以丰富园内的景观,在春花烂漫,夏荫蔽日,秋风扫落叶之后,还有冬赏茶梅的雅境,不失为上上策。
6、 植被的养护与管理欠佳。校园绿化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是对景观维护的一大弊端,良好的后期维护是景观效果持久的不二之选。植物生长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水、空气、土壤、阳光、肥料都必须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不同的生长其需要不同的生长条件,也就需要特殊的养护与管理。例如给观花类植物进行花前追肥、灌水;根据土壤解冻情况,采取严格防护措施,防止草坪过多遭受踩踏;对踩踏过度、上层板结的草坪,松土耙平;进行病虫害防治,提高植物抗性;对枝叶稠密的灌木地被,进行枝条的抽稀,修剪内部细、弱枝,改善通风透光,减少内部枝叶的枯黄;加强水肥管理,以满足树木第二次生长高峰的需要;做好冬季养护,保证植被生长安全,来年旺盛生长。
但在校园内,这些养护措施很少实施,大部分都是自然生长,死亡之后才去更新。对绿篱的修剪总是长高就减,也没有考虑创造不一样的修剪方式,变换景观效果。如此一来校园景观也就失去了换新颜的机会。所以应该加强植被生长期的管理,树木花卉越长越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校园内采购的树种大多是扦插和嫁接苗,扦插苗木直根系不发达,多不定根,遇大风天气容易折枝或倾斜;嫁接的树砧木上容易长出旧的枝叶影响观赏效果。这些都需要及时的处理,才能营造整齐美观的效果。
校园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关系。新时代的高校,不仅要树人,也要树木,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打造适宜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科大在强调学科建设的同时,还要在校园环境方面不断加强改善,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也能达到一流的、高档次的水平。科大美丽辉煌的未来需要学术、科研与环境一同造就,一切都要学校成员全体不断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