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52 《文化人类学》

(2013-12-31 01:48:42)
标签:

休闲

综述: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学科的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类学等,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类文化、与人类文明相关的方方面面,人类的活动造就人类的文化,所以包括礼仪,仪式,饮食,文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借此找出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因此,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才能从根本上对每种文化都有着客观,整体的认识。掌握一定的文化人类学知识,对对外交往、尊重他人文化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它运用整合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以一种谦卑的自下而上的草根姿态静察人类,以期洞悉文化与社会,由此构建关于人类及其行为的总括性知识,达到不带偏见地认识人类差异性与文化多样性、获得对人的实实在在的理解与关怀的目的。总而言之,文化人类学通过研究人类的文化来理解“人”的学科,或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果中的人类文化来理解人类的共性、自性、他性。我们都是文化中的人,我们都可能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同时,地球之大,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化,造就了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重和保护。文化人类学理论:进化论、传播论、功能论、结构主义、文化相对论等;研究方法:整体观、跨文化比较法、田野调查法及主位与客位分析法等。古今中外,人们对文化的阐释各有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人们生活的地域文化环境不一样,另一方面,人们自己所传承的东西也不一样。有些文化是无形的,如文化认知心理。所以,中国与西方的人们的认知心理也必定相差很大。中国的传统文化概念和西方的传统文化概念有所区别,但他们都是人类学的文化概念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文明和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群体生活。文明跟文化其实也有很大的区别。文明是指物质层面,传播,在城市中发现的文化,文明等同于一种社会状态,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片内,躯体精神的积累,道德,心智与艺术成就——复合的整体,共享的,习得的,整合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很明显地看出来,文明其实与文化是相对的,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精神的,而且,他们两者之间的包含范围也是很不一样的。文明不能等同于文化,文化是由文明体现出来的,人类创造文明体现文化。文化人类学第一发展阶段,理性——进化论时期(1725-1890)古典进化学派:泰勒、摩尔根、弗雷泽;进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亲属制度、社会结构,勾勒人类社会的图示(蒙昧、野蛮、文明三阶段和七阶段),认为人类及其社会发展遵循固有规律,均沿着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同质不整合到异质整合的方向循序渐进地发展,而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虚构人类文化史,历史地探讨人类社会和文化事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特别是宗教、法律、财产、家庭和国家的起源和进程;贡献:确立人类学的声望和地位;提出经典的文化概念;研究方法(遗存法、比较法、统计法)不足与缺陷:单一、片面的社会进化图式与理论;欧洲文化/文明中心论;书斋里的文化人类学家。第二实证——结构论时期(1890-1970)包括文化传播论、历史特殊论 、结构功能论、社会决定论;第三个阶段为理解——相对论时期(1970-   )。

礼在中国传统的表述和含义为民风,民仪,制度,仪式和政令。对于礼,我是这么理解的礼最初是从民风开始的,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产生,慢慢地就变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形成,或人为规定的仪式,如,婚礼,典礼等,也就形成了民仪。礼也表示制度,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周朝初年,周 武王伐纣 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 周公 便在 殷礼 的基础上,重新制订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所以,礼也就包括了仪式和政令了。礼起源于人情,饮食男女以及言谈行为,始于天道,王道(神秘),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本质:以人为情,以节仪为文,“礼”的中庸之道。礼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没了礼,人类就无法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在中国,最讲究的就是人情了,这也难免礼是起源于人情了,因为欠了人情债,所以礼就显得更加重要。西方的礼仪最初是从宗教仪式开始的,那时候,人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所以都信奉神明,信奉上帝。后来,随着宫廷和贵族的势力不断增大,他们的利益也对西方的利益起到发展和推动作用。而到现代呢,礼仪就变成了国家对“公民”和秩序的规范。仪式操演的角色是个性化却完全超出了某一个个体,仪式可以从每个人的行为中体现出来,真正的仪式应该是所有人的行为的综合;仪式可以贮存“社会记忆”却具有明显的话语色彩。仪式具有凝聚功能但却真切地展示着社会变迁,譬如,我们现在过年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了,城市里再也不准放烟花,很多家庭的年夜饭也不在家里吃了。仪式具有非凡的叙事能力但却带有策略上的主导作用。对于仪式的研究,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去进行研究不应该只是仅仅局限于仪式外在形式的表达,也需要重视仪式的整体性内在功能。因为仪式是人们潜意识当中的一种文化,不到一定的场合是不需要表达出来的。注重仪式的全面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我们对仪式的全面客观地了解。

 

饮食文化指特定社会群体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在茶道中,饮茶的艺术形式的设定是以修行得道为目的的,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在欧洲,咖啡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很成熟的文化形式了,从咖啡进入这块大陆,到欧洲第一家咖啡馆的出现,咖啡文化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显示了极为旺盛的生命活力。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咖啡与音乐、华尔兹舞并称维也纳三宝,可见咖啡文化的意义深远。在意大利有一句名言: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强劲又充满热情!把男人等同于咖啡,这是何等的非比寻常。咖啡在欧洲不亚于茶在中国的重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问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研究语言对研究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研究语言是文化人类学的关键的一部分。

学习这门课程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必须去尊重差异,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一种所谓的高等文化,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入乡随俗说的也是这么一个大道理。我们必须要去尊重别人的文化,同时也不要去忘记了自己本身的文化本质,就像现在中国人在盲目地去过西方节日,而很少去注重自己传统文化节日一样。对于文化的差异性,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学习别人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而不是盲目地去追随别人的文化,唯有如此,我们的文化才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