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开题报告)
(2016-01-18 20:01:25)
标签:
教育小课题 |
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
立项号 |
plxkt2015032 |
课题名称 |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 |
|
负责人 |
王香艳 |
所在单位 |
三阳镇良西小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通过对所在班级观察、分析,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在实际的数学计算方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令人担忧。主要情况包括:学生的计算兴趣不高,计算水平低下,计算的出错率极高。常见情况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马虎,但通过我的长期观察,情况实际并非如此简单 针对以上情况我进行本课题研究,力求制定符合我校低年级学生计算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够解决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差的问题,普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以保证该课题研究的客观性和操作性。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计划在一年内完成,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7——2015.9) 1、论证研究课题的意义、价值,设计课题的实施方案。 2、用多种方法来调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对数学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例如:全面对本校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摸底。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讨论研究,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10——2016.5) 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备好每一课。在数学课堂中要扎实地落实好计算的训练。 2、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计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3、在班级内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利用小游戏、竞赛、抢答、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6) 1、编写教学随笔; 2、完成课题报告; 3、分析处理资料,撰写成果报告; 四、具体举措 1、将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全面了解低年级学生对计算掌握情况。 2、分析各种错误原因,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错误,对于我们分析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十分有益的。 3、针对学生的多种错误原因,探索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本课题计划经过一年的研究实践,力求获得初步成效,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教师方面:
1、争取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确立个性化的教学新模式。对数学课上计算的教学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2、争取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教学方式得到充分的实践与体验。 3、活用教材,对于小学计算部分的教学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 (二)学生方面 1、争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口算能力得到提高,计算的兴趣变浓厚,喜欢与同学比赛进行计算。 2、争取让学生的计算养成习惯发生变化。帮助学生养成书写格式规范、工整、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做到草稿本随手带。 3、争取让学生在计算时认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的自觉行为,计算的准确率得到提高。 4、争取让学生对于计算也有个性的想法,具有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意识。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