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白键上的奔跑和休闲

(2013-01-16 17:01:43)
标签:

杂谈

黑白键上的奔跑和休闲

 

文/姬清涛

 

妻子在教会唱诗班教歌。

每日,天光透窗,她便捧了厚厚的赞美诗集,就着依稀的微光,轻轻哼唱着内心的快乐和赞美。窗外,早读的孩子们正在灯火通明的教室里用功。

我到客厅,打开琴盖,弹琴。

弹贝多芬的著名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弹一遍。再弹一遍。然后从最难的中间一段开始,将三个乐段任意组合弹奏。如同早年写诗写到兴头,将乐句和乐段当做可以自由构成的意象单元,反复推敲操练,任由指尖在黑白键盘上马不停蹄子的奔跑。我很快就被自己的琴声陶醉。

妻子捧着赞美诗过来,敲着键盘,对着我的耳根小声嚷嚷,吵啊吵啊,吵!

我说,夸不得,会骄傲的,离好啊好啊好还远着呢。妻子无语。

我说,我弹《梦中的婚礼》给你听。由法国钢琴家理查德演绎的“梦婚”,早在五年前就被我拆解为启承转合四个乐句以及盼、梦、狂、醒四个意境层次,业余时间天天弹天天练,以至于后来我闭着眼睛也能够一口气将它弹下来。一句没弹完,妻子拂袖而去。

在她眼里,音乐只有两类,一类叫圣乐,一类叫俗乐。真正的音乐都是神圣的。只有圣乐和赞美诗才配称真正的音乐。虽然旋律简单,但优美异常,直入肺腑,听后让人莫名其妙的热泪盈眶。俗乐,旋律夸饰造作,听后让人心气浮躁、六神无主,虽然不乏打动人心的作品,但充其量不过是唤醒内心深处的欲望激情,如同浮世间的末日狂欢。所以,我只要弹奏流行钢琴音乐,妻子要么嗤之以鼻,要么也坐到电子琴旁,将音量调大,自弹自唱。我家小客厅里顿时响起三种截然不同的音色和两种毫不相融的旋律。这时我就会对着妻子的耳根高声嚷嚷,吵啊吵啊,吵!!妻子看着我落败,大笑,以胜利者的口吻说,那么我唱,你伴奏,行么?我拂袖而去。

妻子支持我练习钢琴,目的只有一个,她希望自己在家里唱歌时,我能用钢琴给她伴奏。但这不符合我的目标。我的目标也只有一个,余生,当钢琴家,哪怕是业余的,也成!这个目标决定了我在十年之内不会学习流行钢琴,也不会学习即兴伴奏,我只钟情于古典钢琴,而对古典钢琴而言,即使钢琴考级达到十级,也不过是刚刚入门。给妻子伴奏,最快也是五年以后的事情。如果不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买来高高一摞的钢琴演奏技巧书籍以及大量的琴谱资料,买来钢琴、电子琴,业余花费大量的精力练琴,岂不是头脑发昏?

妻子对我余生想当业余钢琴家的想法觉得很好玩。

每次提及,她都要忍不住的偷笑。

但有两次,她没有偷笑。

第一次,是在很久以前,那时我家还没有钢琴,我用电子琴练手,而电子琴琴键没有配重,很轻,根本无法练习指力。有一回我们到朋友家玩,朋友的女儿正在弹车尔尼练习曲,细长的手指如同风拂竹影,在黑白键盘上快速的奔跑,她已考过钢琴四级。妻子站在朋友的女儿旁边仔细的欣赏着,脸上流露出敬佩的神情。等人家一曲终了,妻子便急不可待的对我说,你要不要试试手。我弹了《弦子舞》和《梦中的婚礼》。两曲终了,朋友的女儿兴奋起来,说你弹的第二首曲子我们老师也会弹,弹的很好听。我开玩笑,我以后会是业余钢琴家,这两首曲子太简单了。朋友笑,朋友的女儿笑,但妻子这次没有笑。妻子没有笑的直接后果是,我们在两个月之后,买了带有逐级配重键盘的钢琴。

第二次,是在去年10月份,妻子的一位朋友领着女儿准备考钢琴六级,来我家练琴。妻子的朋友抱怨,女儿已在幼儿园教书了,练琴也不刻苦,怕钢琴六级难以通过,想请“业余钢琴家”给指点一下。这次妻子没笑,我忍不住笑了,什么业余钢琴家啊,纯粹是休闲娱乐。这次妻子自始至终没笑,直接后果是,此后我业余钻研琴谱和乐理时她不再横加干涉,当然,在我弹琴时,客厅那架电子琴很少加入合奏。

于我而言,很多时候,除了工作,业余时间在黑白键盘上奔跑累了,觉得愧对妻子。毕竟,当初我识得简谱,是妻子教会的,正是因为有了简谱的基础,才识得五线谱,最终才使学习弹琴成为可能。在妻子的潜意识里,一直认为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我也确实把妻子当成自己的音乐老师。在我的潜意识里,钢琴和音乐不过是一种纤尘不染的人生态度和体验,黑白键盘上的奔波和休闲,也不过是自我生命微缩后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伴奏、合奏,甚至休止,理弄明白,一切便黑白分明,圣洁的音乐也便无处不在。

在妻子歌唱时,给她伴奏,也许是我每天该做的功课,但我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南阳日报“白河副刊”于2013年2月13日刊发http://blog.sina.com.cn/s/blog_b8c159110101ei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