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rcGIS教程:再现水立方

(2014-11-07 15:09:17)
标签:

水立方

arcgis教程

分类: 3s处理技术

  国家游泳中心的外观美观而又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在地图上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其真实的形态展示出来呢?需要怎样的操作才能在ArcGIS中重现立方的美妙身影?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3234_0408.jpg

  事实上,在地图上再现水立方的操作非常简单,只是很多GISer以前没有想到这样的组合方式,下面我将向大家详细介绍绘制的过程和操作步骤。

  思路:创建泰森多边形后,采用制图表达中buffer形式填充各面要素。

  步骤:

  1.创建面要素

  加载北京市底图,观察数据,找到“国家游泳中心”,确定绘制水立方的位置。在Catalog或ArcMap目录窗口中新建面要素类,命名为“水立方”。

  开启编辑,绘制国家游泳中心的位置。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1851_2067.jpg

  图3.1 水立方位置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1907_8147.jpg

  图3.2 水立方面要素

  2.创建随机点

  利用ArcToolbox > Data Management Tools > Feature Class > CreateRandom Points在面要素内部创建随机点。

  Output Location:创建随机点要素类所要使用的位置或工作空间。此位置或工作空间必须已经存在;

  Output PointFeature Class:要创建的随机点要素类的名称;

  ConstrainingFeature Class:将在此要素类中的要素的内部或沿线生成随机点,选择“水立方”面要素。

  Number of Points:要随机生成的点的数量。;

  Minimum AllowedDistance:任意两个随机放置的点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1953_5973.jpg

  图3.3 Create RandomPoints(创建随机点)工具

  点击OK后运行工具,会跳出警告对话框,提示由于最小允许距离的限制,无法在要素类的要素内创建所有的随机点。

  如果在不违反最小允许距离规范的情况下,无法在约束区域内放置更多的随机点,约束区域中随机点的数量将减少至小于最小允许距离的最大允许值。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2021_9819.jpg

  图3.4 错误警告提示框

  3.创建泰森多边形

  利用ArcToolbox > Analysis Tools > Proximity > Create ThiessenPolygons依据随机点要素创建泰森多边形。

  Input Feature:生成泰森多边形所依据的点输入要素。选择randompoints图层。

  Output FeatureClass:包含根据点输入要素生成的泰森多边形的输出要素类。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2104_4803.jpg

  图3.5 Create ThiessenPolygons(创建泰森多边形)工具

  点击确定后运行工具,生成的泰森多边形比原先绘制的水立方范围大,因此借助ArcToolbox > Analysis Tools > Extract > Clip工具进行裁剪。

  Input Feature:要裁剪的要素,选择泰森多边形图层;

  Clip Feature:用于裁剪输入要素的要素,选择水立方图层;

  Output FeatureClass:要创建的要素类,输入输出要素类的存放位置和名称。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2118_8421.jpg

  图3.6 Clip(裁剪)工具

  点击OK运行工具,完成后如图3.7。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2135_6611.jpg

  图3.7 裁剪前后对比

  4.创建制图表达

  至此为止,水立方的几何形状已经产生了,只需要对其进行颜色填充就可以完成了,但是普通的面填充无法达到带有光晕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制图表达的方法进行面的填充。

  将裁剪后的新图层(水立方_clip)符号化转为制图表达,在图层上右键单击ConvertSymbology to Representation,各参数都采用默认状态。

  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在Symbology标签下找到Representations。

  更改Rule_1中填充符号图层的表现形式,改为Gradient。

  调整Color1和Color2的颜色。Color 1:选择与水体接近的颜色,比如SodaliteBlue;Color 2:Arctic White。

  Style:选择Buffer。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2218_8586.jpg

  图3.8 填充符号图层

  更改线符号图层的颜色,选择稍深一些的蓝色较好。

  单击确定后查看最终结果如图。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2242_3339.jpg

  图3.9 线符号图层

  

http://www.dsac.cn/file/attached/image/20141103/20141103162259_7199.jpg

  图3.10 水立方结果图


  以上教程来源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更多ArcGIS教程及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请咨询本平台,电话:010-84896208转8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