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花生》文本细读

(2016-09-18 11:05:41)
标签:

教育

语文

《落花生》文本细读

小张各庄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三班  董金满

一、文本整体观照:

《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5课,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文章在表达上颇具匠心:详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时言辞朴实无华。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说法,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二、文本细读

1.课题《落花生》,即花生,虽然从语言角度来看不太符合学生的表达习惯,但是落花生,落花生,花落果实生所蕴含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品格正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旨。课后资料袋中记录许地山不仅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而且以落华生为笔名勉励自己, 由此可见此次家庭活动对他影响之深远。

2.文章脉络清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本课共15个自然段,在结构上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顺序记叙。对花生的议论是重点,种花生和收花生的情况写得简略。

3.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分清文章的主次,文章主次的确立要放眼全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其中,字体现了父亲赞美花生的话对作者的深远影响,父亲的话饱含道理体现了全篇主旨,是本课理解的重点。

4.“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但是,赞扬落花生的默默奉献精神,并没有要以此贬低苹果、桃子、石榴的意思。

5.“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篇课文写于旧中国,作者强调要像花生那样不讲体面,默默奉献,这固然是对的,然而时代不同了,做人的理念也随之而有所变化。以现代人的观点看,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所以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但是联系下文可以发现。其实对立点并不在于是否体面。在第13自然段中,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一个字辩证地说明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花枝招展也并非坏事,重点在于是否对他人和社会有贡献。

6.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我们要像落花生那样,做普普通通的人,干实实在在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