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家乡名人足迹 获成长力量》
(2016-05-12 17:03:28)
标签:
教育综合实践 |
《寻家乡名人足迹
五1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1、本学期,依照学校方案安排,活动的开展依旧是以“名人精神”为主线,探究的领域是在家乡,在附近。本次活动可“就地取材”,让孩子们搜集资料有了可行性,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亲近感和兴趣,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较好基础,提供了一定条件。
2、利用家乡这些能让他们产生亲近感的资源,能更有效的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更了解家乡名人,从他们身上感悟做人的优良品质,从而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受家乡传统文化熏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家乡名人资料,增强学生对家乡名人和家乡的了解、热爱。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别对部分名人做进一步的了解,感悟名人身上的优良品质,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展示出本小组的发现和收获。并在此过程中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汲取营养,获得启示,找寻成长的方向,获得成长的动力。
3、在家乡领域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名人。经历收集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创作汇报作品、进行展示的过程。
4、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关注和适时指导下,独立组织,独立策划实践活动。
5、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重、难点分析
1、收集资料是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只有足够详实的资料,孩子们才能从中有所了解,有所思考,有所收获。但是初步了解孩子们对家乡名人缺乏了解,并且学生的条件各异(如有的家有电脑,有的没有;有的家长对名人有所了解,有的则知之甚少)。要注意指导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网、走访、查找)力所能及的收集名人资料(有关名人的图片,作品,书籍等)。
2、研读资料,确定汇报的内容是难点。从多种途径收集到的资料零碎、杂乱,学生要从这些资料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并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需要教师注意组织学生交流研读资料的所感所思,并帮助每个小组讨论确定汇报的主要内容。
3、确定汇报形式是重点也是难点。让孩子们把自己从名人身上得到的一些感悟通过最好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注意发挥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研讨确定形式。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采集家乡名人故事
1、课前调查
“家乡的名人知多少”问卷调查
名人的姓名 |
从事何种职业 |
有何成就 |
|
|
|
|
|
|
2、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人物分组进行:革命先烈研究组、科研艺术研究组、自主创业研究组和回报家乡研究组。
预设:对于调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分析,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各小组独立设计活动方案,并在小组间相互交流,根据本组研究内容,借鉴改进方案。
预设: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设计活动方案,但比较简单,其实就是整体的活动方案。本学期在本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在整体方案的基础上,做出各阶段的活动方案,在方案的可行性方面做重点指导,争取让学生制定的方案更为具体、细致、可操作性更强。
第三阶段:寻访名人(历时2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1、向老师、家长了解家乡有哪些革命先烈,他们有哪些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烈生前及小时候的故事。名人曾说过的话,开展名人名言摘录活动;当代又有哪些名人,现在何地从事何种工作,了解他们的老家在哪个地方。
2、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名人故事,并将所看、所听如实记录下来,小组内根据主题进行加工。
预设:在这各阶段,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要随时关注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组织交流,将活动中好的方法、经验进行推广,以供其他小组借鉴;对于出现的问题及困难,师生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
第四阶段:阅读、介绍名人(历时3周)
1、各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利用早自修,中午等时间,仔细阅读。
2、进行展示。
预设:本阶段是活动的深入研究阶段,我会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样性汇报方式。比如展示幻灯片、上交采访稿、手抄报、书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等。这样既使学生从名人身上学到了优秀品质,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五阶段:深入研究——学什么
1、根据阅读名人、介绍名人以及搜集的相关材料的情况,撰写个人体会。
2、根据小组的活动情况,尝试撰写小组研究报告,并把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料整理到小组的档案袋中。
3、交流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感受以及反思不足等,进行自评、互评。
2、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