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庙的祭祀文化(上)

(2013-09-14 23:24:40)
标签:

曲阜孔庙

祭孔典礼

祭孔乐舞

祭孔礼器

文化

分类: 文化博览·文史拾零

在中国古代,祭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曲阜孔庙作为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祭孔活动从未间断,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祭孔文化。

 

孔庙是国家推崇儒学的标志,祭祀孔子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孔子去世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居改为庙堂,岁时奉祀,成为曲阜祭孔之始。

 

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祭孔礼仪越来越完备隆重,规格也越来越高,并从原来只祭孔子发展为主祭孔子,四配、十二哲、七十九先贤、七十七先儒从祀的庞大规模。

 

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孔子弟子及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有过突出贡献的儒家代表人物,才有资格在孔庙陪祭,称祔祭。孔庙祔祭大致分四等。

 

第一等称“四配”。汉高祖刘邦到曲阜祭祀孔子,首次以颜回配享。宋元丰七年(1084年),又以孟子配享。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增曾参、孔伋配享。至此,始成“四配”之名。四配塑像列于孔庙大成殿孔子神龛前东西两侧,每两位一龛。

 

第二等称“十二哲”。初有十人,始于唐开元八年(720年),以圣门四科十位弟子祔祭。清乾隆三年(1738年),始有“十二哲”之名,分别为闵损(子骞)、冉雍(仲弓)、端木赐(子贡)、仲由(子路)、卜商(子夏)、有若(子若)、冉耕(伯牛)、宰予(子我)、冉求(子有)、言偃(子游)、颛孙师(子张)、朱熹(元晦)。十二哲塑像列于孔庙大成殿东西两端。

 

第三等称“先贤”,泛指古代贤人,主要有孔孟弟子、孔子推崇的同代贤人及宋代理学家。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孔子72弟子祔祭。清咸丰七年(1857年),增至79人。先贤从祀于孔庙大成殿两庑北部,早期有画像,后改为木主(牌位)。

 

第四等是“先儒”,泛指古代儒者,封建社会又专指因阐发儒学而被许从祀孔庙的著名人物。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宗命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从祀。后经历代增添改换,到1919年增至77人。先儒从祀于孔庙大成殿两庑南部,早期也有画像,后改为木主。

 

由于曲阜孔庙既是国家礼制庙宇,又是孔氏家庙,因而除祭祀孔子和先贤先儒外,还奉祀孔子上五代先人、孔子夫人、母亲、子孙及孔氏四十三代中兴祖。大成殿、两庑、崇圣祠的奉祀属于国家礼制性奉祀;而大成殿寝殿、启圣王殿及寝殿、孔氏家庙的奉祀则属于孔氏家族奉祀,为曲阜孔庙所独有。

 

在曲阜孔庙,主祭的官员一直由孔子嫡孙担任。

 

历代封建统治者在对孔子追谥加封的同时,对孔子嫡孙也不断加封晋爵。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始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专祀孔子。之后,孔子嫡孙又被封为关内侯、崇圣侯、文宣公等。宋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兼任地方官或京官。明洪武六年(1373年),衍圣公不再兼职,专主孔子祀事。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衍圣公为正一品官,班列群臣之首。从奉祀君到衍圣公,均系特设爵位,实际职能就是保证对孔子的奉祀。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又封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为了奉祀需要,从汉代开始,孔府被赐给食邑。宋代改赐祭田,后增加学田。从南朝刘宋开始,又赐给户人。在清代孔府鼎盛时期,占有祭田21万多亩,钦赐庙户、佃户达数万人之众,足见封建统治者对祭孔的重视。


 

http://s9/mw690/003nH5ixgy6EeTd9nqEf8&690

http://s15/mw690/003nH5ixgy6EeTbdYFUfe&690

http://s12/mw690/003nH5ixgy6EeTbtihteb&690

http://s8/mw690/003nH5ixgy6EeTbFLEj87&690

http://s4/mw690/003nH5ixgy6EeTbRaf17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