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教师研修广州站5:同课异构·扇形的认识评课【20141218】

标签:
教育文化校园育儿 |
分类: 业务学习 |
东部教师研修广州站5:同课异构·扇形的认识评课【20141218】
佛山市禅城区环湖小学 方军成
12月18日,我们赴广州小北路小学(天香校区)参加了同课异构活动。我们有幸聆听了广东省首位小学数学正高职称彭娅校长(特级教师,广东省彭娅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名为“让生命充满阳光”的讲座。
讲座摘要:
小北路小学“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办充满阳光的学校,塑播撒阳光的老师,育追逐阳光的学生,做热爱阳光的家长,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开放、智慧、和谐”素质内涵以及拥有“积极、乐观、平和”阳光心态的“阳光小北人”。
阳光教育,接地所的教育。
乐观心态,每个时期都是黄金期。
教育是良知,教育是责任,教育是奉献,教育是享受,教育是影响。
有建议,才是对学校的热爱。
平实灵动,是我的教学风格,我自己要努力工作,努力不要给他人太大压力,目标和导向不能变。
我的师傅有两句话,影响了我的专业导向:1、没有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的课堂,无论设计多么精采也是失败的课。2、靠做卷子的方式提高成绩,谁都能做到。
青年教师培养有三招:随堂听课、异地教学、大循环教学。
http://s12/mw690/003nGTPsgy6OShKeGYr1b&690
接下来,彭娅校长与我们数学班的学员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二小学李慧敏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执教六年级上册《认识扇形》一课。课堂上,孩子们在彭娅校长的引导下,不断提出质疑,推动着课堂向知识深处发展,主动构建着自身的知识体系,孩子们的探究精神使课堂精彩纷呈。课后,彭娅校长执教的课例受到高度赞赏,被称为教学无痕迹的生命课堂。与会老师称赞小北路小学的学生思维活跃、阳光朝气、灵气自然。这正是小北路小学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好肯定。
(相关报道:http://www.xblxx.com/?action-viewnews-itemid-25290)
《认识扇形》教学实录(执教:彭娅)
课前谈话,为了便于称呼,我想给大家编个号,你是第一组第一个,编为一组1,你是第二组第3个,编为二组3……请根据我们指令起立,3组5
一、引入
1、我们前面学过哪些图形?(学生答,教师同时把这些图形纸片贴在黑板旁的资料柜上:长、正、平、三、梯、圆)
2、每一种图形都有它自己的特征,你能根据这些特征来做判断这是什么图形吗?(游戏:根据露出的一部分来判断,下图是遮住的)
二、意义
1、学生对最后的扇形,会误判断成圆,师马上接过问题,这个图形与圆有关,你们它叫什么吗?(扇形)
你们见过扇形的物品吗?(生答银杏叶、扇子)
课件展示教材图片:扇贝、扇形藻、折扇,这些物体名称都 有“扇”字。
2、关于扇形,你想到了它的什么?
生:周长、面积、产生、意义、组成
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成,有序的板书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刚才你们把扇形猜成了圆,说明它们有联系,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生答)
3、想不想在圆形上创作出一个扇形呢?(想)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在上面动手用尺子画出一个扇形来。
呈现学生作品。黑板上贴出收集到所需要的四个,教师没有评价对错,顶点有没到圆心的,有超出圆心的,有刚好落在上的,也有偏离圆心的(图略)
4、这是大家的感觉,在数学上,数学感觉(数感)也是很重要的,但要科学的画扇形,我们是有要求的,请看课件:扇形的产生。
请大家根据刚才的演示,再剪一剪,画一画,再说一说,你是按哪几个步骤来画扇形的?
(小组交流)
谁来举起你画的扇形,告诉大家,你是按哪几个步骤来画扇形的?(生答)
先在圆上点两个点,标明为A、B两点,然后经过A、B画两条半径,再连接两点。
5、数学书上是怎样介绍扇形的,还有哪些知识是你不知道的,用笔把重点词语画出来。
我又知道什么,又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弧,读弧AB, 生2:我知道圆心角
教师及时把概念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同时记,教师写完,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生说完后,背记)
(此处,学生越位到扇形的大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马上介入,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扇形呢?把学生引入到意义,体现了教师的调控能力)
6、指着刚才贴在黑板上的四个学生的作品,再判断,这些是扇形吗?
(学生比较,说理由)
生:刚才,我们剪后,剩下部分是扇形吗?(是,因为……)
师:非常好,动了脑筋,自己的问题,还能思考回答
7、下面,我们要提高难度,做一个60度的扇形,别动,先要准备什么工具?
展示,为什么?生:因为一条弧和经过它两端的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师:会抓关键词,但不要只说关键词,能不能和同桌完整的说一说。
8、再在黑板上贴上三个大小不一样的扇形,把其中两个拼起来,还是扇形吗?
学生各三个,请前后两个互相提问,相互拼,左右两再拼再问(此处有讲究,前后一样大,左右不一样大)
大家很想考倒别人啊,有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吗?
一生上台拼成一个圆,这是扇形吗?
师:不是圆,它是扇形的妈妈。
9、再猜,其中一个露出部分是一个角,既似三角形,又似扇形。
三、大小比较
1、拿出手中的3个扇形,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
生1:有一圆中,所有扇形的半径是相同的,生2:
师:为什么? 因圆而生
再想:这3个扇形有什么不同?
生:面积大小不一样。
师:为什么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生:弧不一样长,圆心角也不一样大。
比划3个扇形,也就是说,圆心角不同,扇形大小不同。
2、左右两人再比较,2号扇形,大小 一样吗?(都是60度的)
圆心角一样大,为什么大小还不一样呢?
生:半径不一样。
也就是说,扇形的面积,除了跟圆心角的大小有关,还跟半径的长度有关。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
四、应用
1、扇形有生活中用途很多,请大家看课件,你能指出它里面的扇形吗?(练习一中的支架、车轮、窗户等)
学生明白扇形支架可以节省空间,比三角形支架放的东西更多,更美观,更安全,课件把每个扇形强化突出。
2、动态演示,扇形的变大,从1度――60度――90度――180度――270度――360度,刚才的演示,你有什么启发?
3、今天学过的扇形跟前面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http://s3/mw690/003nGTPsgy6OShP9QMWf2&690
彭娅说课
1、
2、
http://s1/mw690/003nGTPsgy6OSie76co00&690
各组代表评课摘录:
第四组汇总发言:(张优悠 特级教师 杭州)
两堂课者借助典型的材料,来激活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活动的选取,设计非常到位,扇形通过几次操作活动来画(因圆而生)、比(大小与什么有关)、拼(回归到圆),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增加,折、摸、比、就更好了,为什么是扇形?建立后位知识:扇形统计图、圆锥侧面积等
第三组汇总发言:(陈树德 全国优秀教师 中山)
两节课都是常规课(从细节处可看出),真实(把问题暴露,好让教师有针对的辅导)、扎实(看似无痕,实际是独具匠心)
注重空间观察的培养,实物抽象为图形再回到实物,闭眼想,就是空间观念的培养。
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机会(讲、画、描、比)
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知识不在全、而在联,郑毓信语)
建议:1、用数对取名,可配合下册教材内容。2、比的过程要有层次,同圆内扇形比――不同圆的扇形比。
第二组汇总发言:(王九红 南京市天正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彭娅校长的课堂艺术:教材理解,高屋建瓴;轻重缓急,恰到好处;脉络清楚,收放自如;学生自主,效果显著;行云流水,灵动平实;美不胜收,艺术享受!
引入和过渡,构成行云流水的艺术。艺术性在于,以不是什么,结果不是什么,留下深刻性。把所学的知识放到更大的知识框架,扇形是直线、曲线的综合体。
几种力量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同伴、媒体、教材)练习中疑难杂症最好不要出现,会造成歧义,造成失控。老师不要生硬出难题,要学生自己出,彭校长这方面处理得很好,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多搞大法,不要搞小技巧,旁门左道。
李老师的课,对扇形本质把握突出,不是一个扇面,是一个扇形,注重抽象,要精细化(从语言、手段、现场执教)注意取舍,板书拥挤不好。在细节上要下功夫,不要带“助教”,借班上课,自己要一轮一轮的做,要重新清点教具学具,课件要熟练,投影要清晰,黑板要擦干净,要描线,板书要规范。
交流两个问题:
1、
2、
第一组汇总发言:(赵东 北京)
彭老师的课,扎实、沉稳、巧妙、温雅,抓本质、重联系、做中悟、重习惯。
扇形因圆而生,能不能引入时,从圆开始,把圆缩小,变成扇形,不要中间突然出现“因圆而生”,到后面碰到疑难时,再来验证,如果扇形还能还原成圆,这就真的是扇形,否则就不是。
建议,多给学生一些等待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