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下《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实录与思考

(2015-07-07 16:37:56)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堂现场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实录与思考

教学内容:五下课本第5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的探索过程,认识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转化过程,体会转化过程中每个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回忆,引入新课

1.谁能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生: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他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

2、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三分之二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它有两个这样的单位。

生:八分之五的分数单位是八分之一,它有五个这样的单位。

生:三分之五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它有五个这样的单位。

【设计说明:为了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把课前的复习环节下放给了学生,从每组的1号和2号组长开始,进行课前两分钟,让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提问。刚开始有所顾忌,便让学生列好提纲提前让我过目,实践证明,我多虑了,孩子们的提纲比我想到还要恰到好处,在这样的环节中,提问者必须得提前学会梳理,因对象是从学生到学生,孩子们比较放松,在这个环节中勾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从而为下面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二、小组交流,组内先学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课前研究的成果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时间为5分钟。

(学生有序交流)

【此环节为生本课堂的先学环节,旨在通过小组交流先解决部分问题。小组交流相比较全班交流的好处是参与面广,在小组交流中各组主持人负责,人人都有发言机会,人人都要发言,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提升认识。】

二、全班交流,深化新知

1.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师:你能把三分之三和四分之八这些假分数化成整数吗?

1:请大家看我们组的学具图,三分之三表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取了其中的三份,正好取了一个整圆,所以从图上看,三分之三就是“1”。

2:我们组还有第二种方法,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分之三改写成除法形式就是3÷33÷3=1,所以三分之三就等于1

生:请问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3:我从分数的意义上补充下,也可以这样说:三分之三里有3个三分之一,3个三分之一就是1

师:哪个小组来跟大家交流第二个分数,四分之八?

生:四分之八里有4个八分之一,4个八分之一就是2

生:四分之八等于8÷4=2

师:在刚才的交流中,能够化成整数的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发现特点。

归纳特点: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的分子一定是分母的倍数,是几倍化成整数就是几。

师:谁能再举出一些能化成整数的例子?它们分别能化成整数几呢?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时,先要让学生根据假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计算结果,并把用不同的方法求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  

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师:怎样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呢?哪个小组来跟大家进行交流?

生:大家看我们组的学具图,我们来研究一下七分之十五怎样化成带分数?

7个圆片看作单位“1”,那么现在有15个圆,用15÷7=2……1,所以结果就是二又七分之一。

师:你能具体给大家说说,这里的15721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15表示总数,7表示每7个为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2表示可以分成这样的两份,一表示还余下了1份。

生:那这个1份是几分之一呢?

生:是七份中的一份,所以是七分之一。

师:刚才这样小组结合带分数表示的意义,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向大家阐明了怎样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哪个小组能用例题中的数据来讲一讲呢?

生:方法同上。(略)

师:请学生自己出题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生:老师,我有方法要总结,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就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请学生说说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5.做教科书上第47页“练一练”

先请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做的。

【设计说明: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尝试学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借助已知的知识,通过探索获得新的知识。】

三、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资料链接] 古代带分数的记法与现代不同,带分数的整数部分被放在分数的上面,而不是放在左边。大约在十二世纪后期在阿拉伯人的著作中,首先用一条短横线把分子、分母隔开来,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分数线。十三世纪初,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他的著作中介绍阿拉伯数学,也把分数的记法介绍到了欧洲。我国西汉时代的《九章算术》中有比较完整的分数计算方法,包括四则运算,通分、约分、化带分数为假分数(我国古代称为通分内子,读为纳)等等,其步骤与方法大体与现代的雷同。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为学校要求展示生本课堂的一节家常课。从学校开始践行生本课堂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实践,不断反思。

课中,我遵循了这样的设计流程:课前研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样的生本课堂教学环节,从实践效果来看,自己感觉最大的有以下几点:1、生本课堂,可以多方面成就学生。传统的课堂中,我们大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思维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就好像给学生画了一个无形的圈,把学生囿于这个圈圈之内,学生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在这样的课堂中,让学生作主人,培养了学生了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学生的胆量,这对于学生的终身都是有益的;2、生本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次实践后,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感觉自己的课堂比较乱,没有传统课堂那样脉络清晰,为什么?源于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等提高,在这样的课堂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如果学生的生成超出了老师的思考,怎么办?如果课堂出现意外,怎样引领到正确的轨道?我们常打比方,学生的思维是风筝,不管风筝飞得再高,教师要掌握好手里的那根线,从而能掌控风筝的方向。要改变这一现状,唯有学习,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方能游刃有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