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文:琦妈(2055字)
这篇文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邀请我去学校参加一场阅读分享活动而写的。当时孩子回家跟我说老师邀请我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并要在全校师生和家长朋友们面前讲话时,我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别看我是老虎的模样,可是老鼠的胆啊!因为,我一站在人多的地方说话就不利索了,更主要的是站在这么多牛爸牛妈和牛孩子们面前我底气不足,因为我家孩子成绩在班上并不拔尖。不过孩子综合能力还不错,兴趣广泛,性格活泼开朗,乐观自信,最大的优点就是做什么事都有激情,能坚持,当然了,缺点也有一大堆。
为了给孩子做一个遇到什么事都要勇敢去挑战的榜样,我也勇敢的站在了那里。
“书是让人类终生受益的朋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读好书就更为重要了。网上有很多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都非常的实用,但难的是坚持。以及在实践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我家的孩子特别喜欢阅读,引导她爱上阅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各位家长参考——
一:父母自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父母是否喜欢阅读,对孩子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孩子的爸爸不太喜欢读书,他是个电视迷。但我喜欢阅读,所以经常是孩子爸爸看电视,我带着孩子在另一间房看书,讲故事。孩子小的时候,几乎每个晚上我都会给她讲故事,她常常听着故事入睡,有时也会越听越兴奋,我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孩子大了一点儿,我就让她自己看书。我们俩经常会相互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断和自己的感受,不管孩子讲的好或不好,我都会给予鼓励。因为家里的书越来越多,孩子的爸爸也受到影响,看起书来了。家庭的影响力对大人也同样巨大。
第二:借助外界环境
环境熏陶很重要,尽量在孩子的早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每星期都会带孩子去书店,她喜欢看什么我都不干涉,她看她的,我看我的,最后还要带几本回家。后来,离图书馆近了,在每个假期我必定要让她去图书馆做一段时间的小管理员,每天都去,这让她懂得坚持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也让她明白坚持只要自己多忍耐一下是可以做到的。在图书馆中午休息时是自由看书的时间,她不想看都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别人都在看书。所以说阅读是需要氛围的。
三:书的选择
我家孩子看的书很杂,除了名著,国学、励志美文,还看幽默笑话知音漫客,连阿衰也看过。在孩子的每个成长期都有他的天性,我们家长没有必要一听那些漫画就觉得是洪水猛兽,你可以在家里压制孩子不看,但在学校她也会有办法看的,所以你还不如适当的给她买一点,然后引导孩子告诉他这些只能当作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好在我家孩子还算听话,看了一段时间就不是很感兴趣了。
最初,我也和很多家长一样,给孩子买了很多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冰心的《小桔灯》等。但孩子不爱看啊,有一段时间我也很着急,逼着她看,但适得其反,她看是看,但带着情绪看,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还导致她有点看见书就皱眉头了。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让她看冰心文集的《寄小读者》,每天都看,但看了一段时间后,她跟我说:“妈妈,我看得有点吃力了,想放一放”。我当时一口就答应了。比如红楼梦,当初她只翻了翻就放下了,前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又在看,而且还是很认真的在读。后来我尽量让她先看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什么《猫王》《笑猫日记》《皮皮的长袜子》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等。有一段时间我给她买了很多童话书,所以孩子的想像力现在非常好。
后来,我买书都尽量和她商量,有些她不接受,我会告诉她读了这本书会让她有哪些进步,看了会让自己有哪些收获。我记得在去年给孩子买了一本《狼谷的孩子》是黑鹤写的。孩子不喜欢,当时我也没多说,就自己先看了一遍,然后再有意无意地说到那本书的精彩,给她讲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法则,经常是欲擒故纵,孩子被掉了味口,最后的结果是干脆自己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四:不要急于收获
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要因为觉得孩子读的书多了,一定要孩子讲出个所以然,非要孩子写个什么读后感,如果你一定要强调孩子的收获,那阅读就失去了快乐的意义。我家孩子也写读后感,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孩子自愿且快乐接受的基础上。不要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要求她抄好词好句或查字典,因这做这些非常干挠孩子阅读的专注,可以让她在书上做个笔记就行了。孩子书看多了,一些道理自然就能潜移默化到了心里,然后,才是表达。
五:跟孩子讨论和分享一起读的书
在我家,孩子读的书我几乎都看了一遍,有的是她先看,给我讲,然后我再去看。有的是孩子不太感兴趣,我先看,然后和她分享书中的精彩,孩子往往都会被吸引,接着再去阅读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喜欢阅读,所以在早期父母的引导和陪伴非常重要。
让我们用心去关注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用爱心和耐心静待花开!
(活动日期2014年5月7日下午)超常发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