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手王”的别样精彩

(2013-10-25 16:47:10)


http://s8/small/003nE8s3ty6DHxmPMmX37&690

 

 

 

 

 

 

      

          

                           


                                                    

          “二手王”的别样精彩

 

    文/一轩香禾

 

 

作为儿子,他是典型的孝子,并以“孝”字为先的育人思想教育并影响着他的学生们;作为班主任,他是有名的“二手王”——中途接班,“立责”教育的巧实施使他成为一名家长爱戴的班主任;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他爱校如家的敬业精神着实体现出他“滴水化露”的崇高师魂。 

翻开牡丹江市十一中学丁兆勇老师的教师手册,扉页上清晰的一句话吸引着我:“如果我的生命微如滴水,我也要升腾化露,追逐滋润花蕊的梦想。” 

刚开始,我怎么也不会把这句很细腻的教师心语和一个刚毅而阳光的男老师联系起来;更不解“二手王”怎么会是班主任的代名词?它应该是倒卖二手手机的人物称谓才对呀。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访了这位“二手王” ——丁兆勇。

                               “因为我是班主任”

2000年,大学毕业的丁兆勇怀揣着对教育的无限向往,自豪地成为牡丹江市十一中学的一名物理学科教师。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父辈身上传承了朴实、坚韧、执着的性格。也正是这种质朴与坚毅,他塌实工作,善思善问,勤请教,多实践,很快他的工作能力得以显现,教学成绩也由为突出。在从事了2年的教学工作后就主动向主管领导提出了申请,要求担任班主任工作。因为他的梦想就是当班主任,当一个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学校领导很欣赏这个执著又阳光的年轻人,把当时八年级一个学习纪律较差的班交给了他,希望他这个少有的男班主任能给这个班带来意想不到的起色。刚刚担任班主任,对任何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对学生的管理方面,更是让他动了一番脑筋。因为是中途接班,学生往往对前一班主任念念不忘,产生先入为主的情绪,对新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排斥再加上初二又是学生心理和生理转变的敏感期,引领学生平稳过度是摆在丁兆勇这个“新手”面前的首要问题。 

据说这个班级淘孩子多特难管,曾把班主任都给气病了。于是他先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冷静观察,拿出男老师粗线条的管理态度,没有女老师的婆婆妈妈,而是和学生和谐交往,像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玩伴儿,每天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上课幽默风趣,下课和学生一痛神侃,让学生觉得和他没有距离感。他处处以身作责为学生作表率,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学校、到班级的,不是整理班务就是坐在那里看书(他把一张小课桌放在门口,课余时间自己就在那儿办公)。他始终坚信:学生不是吓怕的而是敬“怕”的。他常常提醒自己“因为我是班主任,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诚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要让学生信服自己。”

班里的伊轩(化名)不仅自己没有自信,连他妈妈对其也失去信心。这位母亲为了孩子能有好的教育环境,生活本不富足的她特意从农村送孩子来牡丹江十一中学习,自己拖着病弱的身体一人在外陪读。孩子由于从小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中长大,为我意识很强,爱花零钱吃零食、懒惰、学习懈怠,对于母亲的说教无动于衷,经常和母亲顶嘴,气得她胃病加重。初二时一个学期除了家长每天给的零花钱 ,还把几百元压岁钱也花个精光。母亲痛心地说:她每次在晚上去阳光外语学校接孩子时,几乎都是等到所有家长带孩子离开后——孩子总因不完成作业或不会写单词被老师留下单独辅导,有的时候等到学校都熄灯后才见老师把他领出来。那时,她对孩子失望至极,孩子在想尽一切办法糊弄学习,孩子学习下滑得近乎让她看不到希望。

了解到这种情况他思其“病根”是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没有责任意识。他以立责教育为切入口,把“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这一育人思想作为自己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他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学生听:初中时自己特别不懂事,更不爱学习,甚至逃学。妈妈不肯放弃,始终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有出息。母亲把他送到铁岭中学读书,自己离家来陪读。农忙时节,母亲每次都是早晨一两点钟骑单车赶两个小时的村路种地、锄草、收割,中午都会往返给他做饭,晚上还要看着他学习。当时他很难想象母亲是不铁做的。母亲的不放弃给了他自信,他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回报母亲。他动情地对孩子们说:“天下每一位母亲都是无私的,都在默默为自己的儿女全力付出而不求回报,只是我们太自私没有体会到罢了!”

为了让学生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不易,他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体验活动:叫学生把自己的书包绑在腰间垂挂十分钟。随后问:“如果让你继续垂挂一小时、一天、十天或一个月……你会怎样?我们的母亲要这样怀胎十月中还要为生活操持、劳作、奔走……”此时全班鸦雀无声,静得甚至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眼里泪光闪动……一位家长在给丁老师的短信中写到:“孩子一下子懂事了,你对孩子‘孝为先’的教育让我在家长会现场无法控制自己的激动情绪。以前我认为孩子中途换班主任不是更难管了,没想到‘因祸得福’了……”

                “因为他是我的学生”

他偏爱“问题生”,经常与他们真诚交流,了解其细微的变化,抓住每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让他们闪光的机会,帮助其树立自信,唤醒其学习的主动性。

王磊是班上的最让科任教师头疼的顽固“叛逆”,上课不但不听讲还影响其他同学:传纸条、搞恶作剧、玩手机……批评他就顶撞老师,要么逃学,要么去网吧,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他的爸爸对他无计可施,妈妈更是伤心落泪,他们无奈地对丁老师说:“这孩子邪性了,不可救药了,老师也别为他费心了,让他退学爱怎样怎样吧!”看见这无助又可怜的父母,丁兆勇倔强地说:“你们放弃我可不想放手,因为他是我的学生!”不服输的他没有像严厉型老师那样用粗暴、冷峻的方式压制这个“邪性”的王磊,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主动的找他谈话,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况 。原来是他的妈妈又生了一小弟弟,家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小弟弟身上,无形中忽略了他的存在,于是,感觉到自己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所以产生了厌学情绪,以前他总是倔强的对抗着老师对他的管理,其实他也不想这样,只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罢了。 从那一刻开始,丁兆勇的硬汉柔情发作,决心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这个需要“爱”的学生。每逢上课,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他来回答,让他先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只要他上课表现的积极,就会表扬他学习态度认真;只要他上课不影响他人,就夸奖他有集体意识;在生活中,只要看到或听到了他身体有什么不适,就马上嘘寒问暖,思想上有什么起伏,就马上找他谈心,但是如果他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时,也会用委婉的方式教育他,指正他。渐渐地,这个叛逆小子不仅成了班级中一个安分的和谐音符,更成为家中敢于担当的哥哥角色。他的爸爸见到丁老师是千恩万谢,可是丁兆勇还是那句话:“他是我的学生,这是必须的。”

他刚接的初三班里有个外地在校借读的孩子(随母亲来牡丹江工作),这个孩子很怯弱、孤僻,不爱与同学交往,和他说话他都感到紧张,数学老师评价他很聪明,但成绩很不稳定。经过了解才知道,这孩子耳力不聪,为了不让孩子承受来自同学和老师异样的目光,他的母亲不愿提及此事。得知情况后,丁兆勇真诚地对这位忧郁的母亲说:“你放心,我会让他拥有正常孩子的自信与快乐。”之后,他主动接近这个孩子,和他交流,引他发言,放学时主动要求和他一起回家(自称是顺路做伴),还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地给他辅导,并鼓励他给大家讲题,让他带“徒弟”,引导他明白:“你要给别人讲解题等于自己巩固了百遍。”后来,他不再沉默了,经常争着向别人讲题。没过多久,这孩子在月考中冲进班级前三十名,于是丁老师抓住这次进步大的机会,让他拥有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优越待遇”——自信地坐在前排座位上来。

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他们成了无所不谈的“老友”,私下里孩子称老师为可爱的“老丁”(昵称),他也会傻傻地应答着,满脸绽放和孩子一样的童真笑容。后来这孩子才知道老师家根本不是和他顺路,每次和他结伴就是想陪自己说话,激励自己。孩子和家长都哽咽了,他妈妈感慨地问:“丁老师,孩子学籍不在你班,成绩好坏在学校里没有你的功过,你费这么大心思培养他我都感到亏了,你不感觉亏吗?” “不论有无学籍,他是我的学生。”丁老师很认真地答道。“作为母亲谁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同样我也不能放弃我的任何一个学生。”

                               “因为我是男老师”

在同事的眼里丁兆勇是个“典型的工作狂”。 2004年他担任初三 八班的班主任,并任四个班的物理课,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学校参加国家级物理竞赛的学生上辅导课,合计起来一周要至少32节课,而且给学生上辅导课的时间是不能用课时来计算的。由于工作量太大,有一次他在讲课时鼻子出血不止,晕倒在讲台,被校长亲自送到医院,医生检查确诊为工作强度过大所致眩晕症,必须休息。他不放心自己班的孩子们,更放不下正在等他上辅导课的参赛学生,他在校长的“高压政策”下仅仅休息几日就又返回讲台。同事们心疼地说:“小丁呀,你不要命了?”他笑笑说:“我,男老师,多干点工作累不着!”在他的努力下,所辅导的学生佳绩叠传:2004年他辅导的学生孔令明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005年吴洁强以全省第十一的名次获国家级一等奖;2007年管延飞全省以第十三的名次获国家级一等奖;这三名同学都是当年牡丹江赛区学生奥赛的最好成绩。另有5人次获国家级二、三等奖;60多人次获省级奖,他也多次被评为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学生李明坤、宋剑寒分别在2007年中考和2009年中考中获物理满分成绩,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丁兆勇是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他上班十一年来,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中午从来没有回过家,在分管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每晚都在学校门口护送学生,直到所有学生都离开,累计一天在校时间为12多个小时。他爱校如家,把学生看得高于一切,为了他的学生,自己的孩子病了住院,母亲生病住院,他都没有因此请假一天,只有在晚上下班之后愧疚地守侯在亲人病床前。妻子有时也抱怨他心里只有他的学校和学生,但更多的还是理解,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爱人是一个家长信赖,学生爱戴,同事信服,领导满意的男班任。

2010年秋季的一天,校园里来了10多个十八、九岁的社会青年要滋事,为了维护学校治安,保护学生,他第一个冲上去厉声吼道:“谁敢胡来?都给我出去!”别看他戴着眼睛很斯文的样子,发起威来还真把这帮小混混吓了一跳,他们被这个气势压人的男老师威逼得逃离了校园。后来学生们惊慌之余问老师:“他们那么多人,老师你不怕吗?”他得意地说:“我是男老师,必须的。”

真正的教育,是唤醒和点燃。丁兆勇就是以阳光与执著诠释着自己作班主任的梦想,成就着“二手王”的别样精彩,感受着滴水润泽的欣慰!这便是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的幸福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