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让人浮想联翩的好画

2024-05-28 08:11:16

【我的藏品】“老甲”贾真耀先生(50x69)cm《阖家欢乐》

【藏主简介】朱青松,山东德州人,上世纪“60后”,笔名“镂月裁云轩”“十万莲花堂”等,网络版日记体杂说《想哪儿说哪儿》独立撰稿人。微信号13645347890 抖音号25230860933

【相关一二】“阖家欢乐”是极喜兴的题材,一盖垫儿(盖垫儿,是图上摆饺子的物件, 用高粱梃杆儿编织而成)饺子,一挂大火鞭,就把过年的味道烘托出来了。

  贾真耀先生比我大不几岁,经历过大致相同的年月,对小时候过年的记忆颇多相似之处。譬如他爱画饺子、火鞭,把二者画在同一画面,年的热烈、温馨就有了。

  看真耀先生画饺子、火鞭,琢磨他画这时心中想到什么,是读者和作者可以交流的问题,不能面谈,笔谈也好。我生活在鲁西北,他成长在大青岛,话题竟也能搭。

  画饺子、火鞭,《阖家欢乐》是比较简单的一幅,四尺开三,画幅也不大,可我喜欢的正是它的简洁,搭眼就让我思绪翩翩,想到老家,想到老家的事儿和亲人。

  炮仗(又叫爆竹、炮仗、火鞭)是过年标配,两响(又叫二踢脚)威力太大,孩子们不太敢玩,过年最大的兴致,就是比谁家鞭炮响且多,孩子们都憋着劲儿争强。

  每次看到、听到火鞭,我一定会想起华叔,我童年的很多快乐都和华叔有关。每到过年,华叔就给我买来长长的火鞭和成盘的两响,看我喜欢的样子,他就高兴。

  那时过年过什么?老人和孩子的关注点绝对不一样。孩子们关注玩好、吃好,年的魔力都在这里。华叔去世多年了,每到过年我依然会想起他,他是真心疼我们。

  过年吃饺子,是中国人的讲究。现在条件好了,饺子随时能吃,那时不行,不过年,谁家能吃得起饺子?所以饺子和过年是不可分的,是我们这代人永难忘不了的。

  过年包饺子,面儿咋和,馅儿咋调,褶儿咋捏,都有讲究。妈饺子包得好,皮又薄,馅又大,香!就是讲究得有些过,饺子下锅不能破,破一个也不行,让人紧张。  


   2024-05-17  22:16 于镂月裁云轩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