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孩子们该有时间读闲书

2024-02-26 14:51:23

【我的藏品】周奕名篆刻“人生都是上上签”

【藏主简介】朱青松,山东德州人,上世纪“60后”,笔名“镂月裁云轩”“十万莲花堂”等,网络版日记体杂说《想哪儿说哪儿》独立撰稿人。微信号13645347890 抖音号25230860933

【相关一二】该上课时不上课,老师领着积肥、种地、帮生产队采菊花、收苹果、拾麦穗,是我此生活得最惬意的时段。

  那时我读小学和初中前半段,时间一大把,书却没的看。语文老师每天下午固定时间在班里读一篇打日本鬼子的短文。

  徐庄公社陈屯联中的西边就是徐庄村,这村有几位我的同班同学,几十年不见,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少年着,活泼泼的。

  常想起徐庄村一位徐姓男同学,大高个儿,瘦瘦的,拖着大鼻涕,说话略有点口吃,不知从哪里常能弄来一些竖版繁体书。

  我最早读过的有趣的书,一册四四方方《孙悟空智赚芭蕉扇》,大字,彩图;一本《桐柏英雄传》,竖版,繁体,缺页。

  大致算一下,和我同时代的那批人的童年、少年基本就是这么玩着走过来,然后恢复高考,然后玩命念书,有什么不好?

  挺为现在的孩子们难过,三岁左右就入托,如同进炼狱,各种要求,不是童年所可接受,又必须接受,比我们那时累多了。

  还说闲书。闲书什么概念?一般人把课标之外看似升学不考的书都归在此列,我以为大致没错,问题是把路走得太窄了。

  我这辈子没大出息,仅有的这点出息,还真赖闲书读得多。不仅在大学,工作后,直到现在,爱读闲书,仍是我的特长。

  当下的家长、孩子都很焦虑,或说整个社会都很焦虑,为什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把不该用的手段都用到极致了。

  我的特长是读闲书。我赖以生存、发展、进步的“杀手锏”是闲书读得多。闲书滋养了我,也成就了我。孩子们怎么办!  


   2024-02-21 23:32 于镂月裁云轩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