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挺亲切的一幅画

2024-01-05 10:46:58

  贾真耀先生有幅题为《日常》的画,画一个脸盆、一块肥皂。脸盆磕碰得里出外拐,盆沿崩了不少瓷。肥皂刚揭了草纸包装,图案还清晰可辨。

  这幅画名叫“日常”,确切讲却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日常”,而应该是“那个时代的日常”,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才会有这种忘不掉的“日常”。

  1984年9月的一天,爸爸借一辆刚拉完白灰的卡车送我去聊城师范学院上大学,我和赵洪金同学站后车厢里,行李箱就装着这么一个洗脸盆儿。

  大学生活和脸盆儿有关的记忆,却非“日常”,是中国女排击败日本队首获世界冠军,同学们大半夜敲着脸盆儿庆祝,事后脸盆儿就这模样!

  贾先生画“那个时代的日常”,已经有意识在归拢,前不久在青岛美术馆举办的一次个展,这种元素很多,也很突出,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力。

  东海兄发这张《日常》让我看,我立即询问价格,而且摸兜里银子,想拿下了,可惜早被青岛美术馆收藏了,得为青岛美术馆的眼光喝声彩。

  《日常》能激起上世纪四五个年代的人的感情波澜,不仅因为它是“日常”,更因为它突破“日常”成了“非日常”,升学、结婚都送这礼! 

   2024-01-04 23:27 于镂月裁云轩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