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雅”是从“俗”走出来

2023-10-27 16:00:42

【我的藏品】青岛“老甲”贾真耀先生成扇

【藏主简介】朱青松,山东德州人,上世纪“60后”,笔名“镂月裁云轩”“十万莲花堂”等,网络版日记体杂说《想哪儿说哪儿》独立撰稿人。微信号13645347890 抖音号25230860933

【相关一二】和一位朋友聊字画,说到大咖齐白石。我说我喜欢,他说太俗,一个大荷叶都能成一幅四尺整纸大画,还不够俗?这话说得挺理直气壮,让我半天没缓过气来。

  这朋友折腾字画比我早,而且眼毒手辣路子广,若非没学过外语,估计很多洋及假洋鬼子都会成他的“跟屁虫”,所以他的话我一般不反驳,这么老的“油子”还能有错?

  事关齐老爷子齐白石,我还是“忍无可忍”说了我的观点。第一,齐白石的地位确定应该与他的“俗”颇多关联;第二,俗和不俗的关系很辩证;第三,俗,不是大毛病!

  我当然认同朋友的观点,齐白石确实很“俗”,不俗就不是齐白石了!但他的“俗”是从“更俗”中“衰年变法”变出来,也曾是当年“万夫所指”的“不入流”画法。

  艺术的发展轨迹大约就应该是,从不俗到俗,再从俗到不俗,隔一时期就得折腾一次。不仅操作层面如此,理论层面也如此,就像近几十年对“丑书”及“丑画”的争论。

  就绝大多数艺术家而言,入手,及入手后很长一段时间,怕是都得认真地俗,跟着潮流走,俗得非常到位没法再俗了,也就该“变法”了,不变也行,那就别指望开宗立派。

  我只是业余时间的“艺术票友”或“艺术玩家”,就这么玩着看艺术界的实践及争论,觉得很难理解他们对俗与不俗的认知和把握,基础和提高的关系,就这么难搞明白?  

   2023-10-21 23:36:49 于镂月裁云轩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