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拉丁学名的规范写法-桂炳中
(2019-02-21 14:04:49)分类: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 |
园林植物拉丁学名的规范写法
华北石油管理局
拉丁学名是在国际上通用的具有统一表达形式的植物名称,一位树木分类学家曾说“连植物名称都搞错了,还做什么研究,研究的结果可信吗”,可见植物的学名是多少的重要。从语言角度看,拉丁文是一种“死文字”,可以作为永久的符号使用,从而保证了植物学名具有唯一性和通用性,也就是说一种植物对应着一个拉丁学名,而一个拉丁学名只对应着唯一的一种植物。这就避免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现象。对于消除读者的阅读障碍、开展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有重要意义。园林植物拉丁学名的识别是现今园林绿化相关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目前许多科普文章和书籍的作者未能正确识别,致使园林植物拉丁学名以及品种名的表述存在很多问题,如正斜体不分、大小写不分、单引号错用、前后使用矛盾、张冠李戴等等。本文对园林植物拉丁学名以及品种名进行系统的介绍和补充,供同行们参考。
一、植物的拉丁学名及其命名法
在植物学界,植物的学名(scientific name)是植物在国际上通用的名称,是根据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Linnaeus) 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中确定的双名法而命名的。
双名法规定:植物的命名要使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第一个字是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是修饰属名的,通常用形容词,称为种加词;两个字要用斜体。完整的植物拉丁学名最后应该再加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和命名年份,但是在一般使用时,可将年份略去,如银杏的学名为Ginkgo biloba L.,其中L.为命名人Carl Linnaeus,即林奈(Linnaeus)的缩写,除林奈用L.外,其他命名人多用两个字母以上。
二、植物拉丁学名与园林行业的关系
国际上植物的交流多会用到拉丁文,尤其是提到植物的学名,必然会使用双名法的拉丁学名,如植物相关的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国外园林、园艺公司涌入国内,所以,拉丁学名在园林植物的生产、销售、应用、种植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等方面是不可缺少的,甚至有时作为植物唯一的名称在使用。而国内公司为了与国际公司接轨,使公司的运作更专业化,也在推行使用植物拉丁学名,如在外资公司从事花卉销售等工作的人员必须认识所售产品的拉丁学名,因为拿到的销售产品目录中,只有拉丁学名或者是加上英语的品种名,而做植物种植设计的人员,必须要用植物拉丁学名来统计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以避免由汉语或英文植物名称的混乱使施工方在施工中偷梁换柱。
因此,植物拉丁学名在园林绿化施工行业的应用成了一种规范,如在《DB11/T 211-2003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的规范中规定“使用苗木的树种(品种)应有标牌,标明种类(中文植物名称与拉丁学名)、规格、数量和质量。”苗木出圃应附《苗木检验合格证书》”,其中的苗木检验合格证书中要包含植物的拉丁学名。
三、正确使用植物的拉丁学名
1、树种的拉丁学名(简称拉丁名或学名)是国际通用的名称。
主要由属名和种加词组成,其后附有命名人的姓氏缩写。在种的下面可能有亚种(ssp.)、变种(var.)和变型(f.,forma),它们的拉丁名加种名之后,前面分别有ssp.、var.、f.作为标志,其后也附有命名人。
2、种名的书写
拉丁名由属名+种加词+写名人.组成,其中属名,斜体,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加词、亚种名、变种名和变型名等,斜体,小写;定名人,正体,第一个字母大写,定名人缩写省略用的“.”不可不写.。
3、书写的简化
如果一篇文章中,同一属两种或多种植物接连出现时,为了减少篇幅,第一次引用某学名时,属名应写全名,后面植物的属名可以简化缩写。如一篇文章介绍华北油田矿区园林树木时,可以这样写,植物中常见有木犀科白蜡属的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q,还有同属的美国白蜡F. americana、欧洲白蜡F. excelsior等等,后二种植物属名简写F.。
对于属可以确定,但具体种不确定的时候,可以笼统书写为“属名+spp.”,如北美海棠可写为Malus spp.,代表苹果属这一类植物。
4、种下等级名书写
种下等级分为亚种、变种和变型,学名书写形式为:属名+种加命名人,若是两人,则用et连接;如果两人名之间用et连接,表示该拉丁名是前者提议而由后者发表的。有时在命名人前的()中还有命名人,这是属名有改变或分类等级有调整,()内的是原命名人。拉丁名中有时会出现×(乘号),它在属名前是属间杂种,在属名后是种间或种内杂种,书写时“×”前后各空一字,如最为常见的金叶女贞,其学名Ligustrum × vicaryi Rehd.。
5、栽培变种的写法
园林植物有许多栽培变种(cv.,cultivar),也叫园艺变种或品种,它不是植物学的分类单位,也不是天然的植物种,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培育出来的,其国际通用名一律置于单引号‘’内,首字母均要大写,其后不附命名人;按国际新规定,前面也不再冠以cv.标志,而且使用正体字,如重瓣棣棠Kerria japonica‘Pleniflora’。
种以下分类单位的学名是在种的学名后先写一个相应单位连接词的缩写(如变种varietas缩写成var.,变形forma缩写成f.,再加上次一级的性质形容词,最后写上命名人的名字。如Coydalis remota Fisch. f. uncata Skv.
6、命名人的省略
园林工作者在编制公园绿地植物名录、种植设计树种名单以及一般性科普书籍或文章中提到的树种需要附上拉丁名时,可以将命名人全部省略掉或置于括号内。命名人姓氏外加括号,说明原定的属名经过订正,不可以把定名人的姓氏统一成有括号或无括号。如油杉,1862年时,Murray定名为Abies fortunei,至1887年,Carriere 的研究证明它属于油杉属Ketelecria,所以油杉的学名改为Ketelecria fortunei(Murr.)Carr.。
四、使用中常见的几个错误写法
1、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未用斜体,造成学名的混乱。如合欢的学名写成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正确应为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另外如白蜡的学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其英文名Chinese Ash,如前两部分不用斜体时,撰写英文题目或摘要时极易与英文混淆,造成名称混乱。有的全部用斜体或全部用正体,都是不正确的。
2、命名人的姓氏书写不正确,因为命名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使用的不同的语言文字。如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 McClure,其中命名人不能写成Mcclure;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L.Hér. ex Vent.,其中命名人é不能写成e。
3、命名人的姓氏缩写时,后面未写“.”。如华北珍珠梅,学名写成Sorbaria kirilowii (Reqel) Maxim,命名人正确写法为(Reqel) Maxim.。
4、写文章或挂树牌单独使用学名时,属名简化了。如龙爪槐,有的挂树牌时写成了S japonica L.,甚至只写var.pendula Loud.。书上的写法是对的,但单独写出来就不正确了。
5、栽培品种的学名书写要正确,应由品种加词加单引号来表示的,双引号“”和缩写“cv.”、“var.”等不能用于区别品种加词的名称中。如龙柏,原来可以写Juniperus chinensis cv Kaizuka,新的国际标准颁布后,再这样写就不正确。正确的写法是Juniperus chinensis ‘Kaizuka’。红王子锦带、白花桃、白碧桃等也是这样。
还有很多错误写法,就不一一列出了。对于历史上存在争议或自己比较模糊的学名,最好查证权威性资料和文献,确定目前通用的合法学名。
在当今知识爆炸时期,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许多科普文章或书籍,东抄一段,西抄一处,时常造成错误,往往被不知情的作者随意引用,再经爆炸式的传播,将会给广大读者造成错误的指导。
单位:华北油田公司华佳综合服务处
地址: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公司华佳综合服务处
邮编:062552
Email:bzgu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