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凤杰老师1999年2月调宁安一中任党总支书记、校长职务。1999年五月聘为中学高级教师。现兼任牡丹江市教育学院小教高级职务培训班兼职教师,宁安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宁安市教育领导干部培训班兼职教师。
1999年3月,柳凤杰同志调任具有88年校史的宁安市第一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在四年多的工作中,柳凤杰同志树立了“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方略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整体推进,主动发展”的办学思想,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在办学思想上,柳凤杰老师提出了三个坚持,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全体教师应从学生自尊开始考虑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一是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其它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二是转变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教育思想,要鼓励创新,重视实践,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他指出,在教育面前后进生和优秀生是平等的,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等重要,同样光荣。“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是他育人的精髓。他所撰写的《校长如何推进素质教育》一文在国家刊物上发表。
柳凤杰老师团结学校班子成员,加大了学校管理的改革力度,一是变传统的严密监督的强制观念为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激励观念,在校内实施教师职称评聘分开,对那些教学水平高,工作有活力的教师实行低职高聘的政策,仅1999年一次低职高聘的教师就有19人,这项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从而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二是变传统的集权观念为集体与分权并重的观念,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建立民主管理程序,提高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制度。因而,充分调动了学校各级领导的工作积极性,全体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学校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柳凤杰老师提出了“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奋斗”的工作思想。在师德建设中,柳凤杰老师坚持以教风建设为重点,是敬业、爱生、严谨、开拓成为宁安第一中学教师的风尚。在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工作中,柳凤杰同志坚持抓好五个培训,一是教育理论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二是课程改革培训,使全体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课程改革。三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四是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五是教师学历提高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向研究生学历努力。为增强管理水平,2001年3月柳凤杰同志率先垂范,攻读东北师范大学管理系研究生毕业。
柳凤杰老师注重德育工作,为如何做人打下道德基础。强调要充分利用宁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和革命老区地位和丰富的馆藏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家乡到爱祖国的教育,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升爱国主义情操。2000年他撰写的论文《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并获国家一等奖。2001年撰写的《克服消极心态,树立上进心,是转变后进生的重要手段》获国家二等奖。
在教学上,柳凤杰同志提出“抓纲务本,适度扩宽,梯度教学,分类推进”的教学方针和“从严、从细、从实”的教学管理原则,从而形成了“四抓四提高”的工作格局。即“抓尖子生,形成学习核心,造成浓烈的学习气氛;抓中等生,确保大面积丰收,提高成材率;抓学困生,提高会考通过率,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高中生;抓特长生,使他们充分发展个性特长”。
在柳凤杰老师领导下,宁安一中的教学工作以教改为动力,以教研科为核心,推动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先进的办学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宁安一中的办学质量。1999年高考宁安一中高分段考生在牡丹江市前十名中占了五位,引起了社会轰动。2000年高考再创辉煌,升学总数高达707人,考入清华大学的4人,北京大学的3人,升学率高达85.45%,创造了建校史上的佳绩,2001年—2002年有6人考入清华、北大。
宁安一中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2000年被省教委确定为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2002年宁安一中顺利通过了省示范高中试评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