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明白关系范式1NF,2NF,3NF
(2017-07-05 09:43:28)分类: 数据库 |
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第三范式(3NF)、巴斯-科德范式(BCNF)、第四范式(4NF)和第五范式(5NF,又称完美范式)。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规范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2NF),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3NF)就行了。
范式的包含关系。一个数据库设计如果符合第二范式,一定也符合第一范式。如果符合第三范式,一定也符合第二范式…
第一范式(1NF):属性不可分
name
Josh
Wang
第二范式(2NF):符合1NF,并且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码。
如果这都不能理解,只能看看如下科学的解释了:
学生
小明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在特定某个教室。所以有(学生,课程)->教室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是特定某个老师教。所以有(学生,课程)->老师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他老师的职称可以确定。所以有(学生,课程)->老师职称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是特定某个教材。所以有(学生,课程)->教材
一个学生上一门课,一定在特定时间。所以有(学生,课程)->上课时间
因此(学生,课程)是一个码。
那应该怎么解决呢?投影分解,将一个表分解成两个或若干个表
学生
小明
学生上课表
课程
一年级语文(上)
第三范式(3NF):符合2NF,并且,消除传递依赖。
正如前面所说:没有数据冗余的数据库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数据库,所以有没有冗余的设计,要综合来考虑。
上面的“学生上课表”符合2NF,可以这样验证:两个主属性单独使用,不用确定其它四个非主属性的任何一个。但是它有传递依赖!在“老师”和“老师职称”这里,一个老师一定能确定一个老师职称。
如果不消除这种传递依赖,有可能会出现:
1、老师升级了,变教授了,要改数据库,表中有N条,改了N次……(修改异常)
2、没人选这个老师的课了,老师的职称也没了记录……(删除异常)
3、新来一个老师,还没分配教什么课,他的职称记到哪?……(插入异常)
那应该怎么解决呢?和上面一样,投影分解:
学生
小明
老师
大宝
BCNF:符合3NF,并且,主属性不依赖于主属性。
若关系模式属于第二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键码,则R属于BC范式。
通常
BC范式的条件有多种等价的表述:每个非平凡依赖的左边必须包含键码;每个决定因素必须包含键码。
BC范式既检查非主属性,又检查主属性。当只检查非主属性时,就成了第三范式。满足BC范式的关系都必然满足第三范式。
还可以这么说:若一个关系达到了第三范式,并且它只有一个候选码,或者它的每个候选码都是单属性,则该关系自然达到BC范式。
一般,一个数据库设计符合3NF或BCNF就可以了。
第四范式:要求把同一表内的多对多关系删除。
第五范式:从最终结构重新建立原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