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2019-02-04 06:08:52)
标签:

历史

杂谈

分类: 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选择题(将下列各小题唯一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在第三页的表格里;每小题3分,共75分)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1.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下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A. 生产工具的改进 B. 种植技术的发展C. 建筑技术的进步 D. 饲养水平的提高

3.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A. 黄帝      B.      C.     D.

4.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5.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A.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C.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6.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7.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8.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9.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的时期是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10.“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11.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④

1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A. 汉高祖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汉光武帝

14.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 繁荣思想文化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强化大一统

15.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史 实

推 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16.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7.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一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选入的有

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颁布均田令③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④颁布“推恩令”⑤迁都洛阳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1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形势图的是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20.能通过下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秦始皇统一文字 “文景之治” 蔡伦改进造纸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A.        B.           C.        D.

21.“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唐朝诗人胡曾这首诗描述的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2.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隋文帝

23.小明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4.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        D. 庄子

25.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 佛教传入中国    D. 西学传入中国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综合题(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共25分)

1.相同的制度,不同的时代,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的起到积极作用,有的却为统治埋下隐患。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材料一

1)以上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西周的哪一制度?1分)西周创立这一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材料二  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三大问题存在。一是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二是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在发展;三是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这三个因素促使汉武帝决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2)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中所说的第一个问题的?(2分)依据材料回答,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诸侯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实力日益强大。后来,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物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历时16年,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3)材料中主要描述的是西晋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1分)

 

 

 

4)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2分)

 

 

 

2.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                     ”(2分)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1分)起点在哪里?(1分)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1分)

 

 

3)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西汉政府设置的机构是什么?(2分)该机构的设置有何历史意义(2分)

 

 

 

4)这条路线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你知道当时中国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2分,至少两项)想一想,此路线在当今社会有何价值?(2分)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测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