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时我是谁

(2017-10-06 06:49:55)
标签:

教育

分类: 听课记录及教案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六课时我是谁

活动目的:

1、树立认识自我的意识,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懂得全面地认识自我,必须既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又注重内在素质。

3、懂得客观地认识自我,必须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4、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教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时我是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全面、发展地认识自我:

难点: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

1、以问 2——3 个同学“你是谁?”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起把眼光从外界转向自身,引入课题“我是谁?”

2、讲故事《斯芬克斯之迷》,请学生猜,并说明原因,如果你能站在一生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就很容易猜出答案。

神给人类的启示:人,认识你自己。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的认识自己呢?引导学生将眼光从外界转向自身,开始思考“我是谁?”。引导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自己,考虑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古希腊神庙上的话,苏格拉底引用过。

二、课件演示《孔雀和朱娜》、《橄榄树和无花果》。

讨论:孔雀和橄榄树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结果怎样?

小结揭题:孔雀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最终在悲观绝望中死去。而橄榄树在自得中失去了美丽的生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非常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乘上《认识我自己》的列车,在旅行过程中正确认识一下自我吧。

引入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

1、       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是——的人”,一面问道:你了解你自己吗?

[心理小活动]:给自己画画像:我是——的人。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活动步骤:

a、请学生拿出一页白纸,在白纸上写20句以“我是——的人”的格式来描述自己。

b、请2——3个同学起来分享自己所写的,问问现在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是哪些方面。

小结:在游戏后,大家发现了什么啊?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认识自己啊?全面的,设定本活动可以让学生将刚刚学到的理论性的指示化为实践,并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该步骤是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20条的数量让学生不能胡乱写几条了事,迫使他必须深刻地去审视、发掘、认识自己。这 20 句话要让学生明白写成什么样的话。

如:我是姓名,别人对你的称谓。

我是谁的孩子?社会角色?我是一个好人,性格特征:要让学生认识到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小结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要多方面的去认识自己,不论优点还是缺点。

活动二:别人眼中的我 :

1、  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二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

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

2、班内交流,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愿意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小结: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齐读: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自己以前所没有注意或发现的自己的另一面,有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

引导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活动三:描绘我自己 。

1、   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三站,站牌一面写着“描绘我自己”。另一面是要求:描绘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并整理成档案卡。

师要求:经过第一站和第二站,相信同学们对自己一定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了。现在我们就来描绘一下自己吧。   

2、如有学生愿意可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小档案和今后的打算。

3、小结:要全面看待自己,适当调整自己。

齐读:这里是要求学生通过活动一和活动二之后,能够综合两次活动的内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和正确地认识。能够对自己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活动四:课件演示:火车来到未来城,未来城的小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他们的欢迎横幅上写着“全面认识自己,学会自我调整,进步会更大。”

总结:未来城的同学们讲得好,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要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这样做你们的前途一定会光明灿烂。加深学生的印象,深化效果。

 (教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时我是谁

(教案)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时我是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