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端设计的那些事儿

(2016-03-02 13:48:27)
标签:

杂谈

或许已经有许多文章告诉大家什么样的网站设计是最酷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温故知新,发掘一些真正的实用趋势。
1、手势取代点击

我们都已经忘记滚动条曾经是有多麻烦,大多数用户都得煞费苦心地把鼠标移至屏幕右侧来移动这古老的滚动条。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想必你一定用过鼠标滚轮、光标键或触控板,那么你就已经超越了许多用户了。在当今这个时代,滑动已取代了点击。手机用户轻松滑动手指即可随意滚动页面,相对而言,要精准地点击某一点反倒是变得困难了——完全和以前在电脑上的操作相反。 因此,我们应将网站体验的首要重点放在滚动上,点击为辅。当然,这一特点已经随处可见http://ww1/large/b86f1f3dgw1f1igg0iiy4g20go09ewky.gif 2. 彻底淘汰网页折叠线

在页面滚动变得如此普遍的时代,各种设备又有着不同的尺寸,网页中的“折叠线”将不再被列入讨论范畴。 设计师们无需再将所有内容都挤在页面的最上端。这一改变便引出了 Medium 曾经推广过的设计趋势——全屏图片加标题,滚动后才可见页面主体内容。

3. 操作更快捷 网站更简化

现在人人都是网站高手,业余选手也似乎有了专业素质:使用多个标签页及滑动返回上页等都不在话下。 这些特点所带来的结果便是一切都变得更快速了,大家的耐心值都日益降低。试问如何才能惹恼一个好脾气的人呢?很简单,只要稍稍减慢网速,便立刻引爆。现今的网站所面临的挑战不只是让加载速度更快(技术问题),而且要让页面能更快地被受众所理解。一款无法弄懂的设计和超慢的载入速度具有同等的恼人效果。 简洁的设计更易被理解,也就意味着更讨人喜欢。

4. 像素的消亡

我们曾经能清楚的知道组成一张分辨率为72 dpi的图片需要多少像素。如今,人们对这一概念越来越模糊。随着响应式网站的出现,相对于固定数值,我们更趋向于使用网格和百分比。然而,位图图像仍然存在。几乎所有网站中使用的图片分辨率都只有现代显示器分辨率的一半,并且不按比例调整大小。对于 Retina 显示器和现代化浏览器而言,矢量图形之风正渐渐崛起。这一风潮在图标字体以及谷歌材料设计中就已见端倪。具此特点的网站通常都具有更快的加载速度,图标在放大后也不损失质量,是现代化浏览器的理想之选。这些技术均已面世,只是要专业人士为更高标准的显示器来改变工作习惯,尚需时日。当用户的显示器平均标准达到 Retina 级别时(新款iMac显示器),相信设计师们定会追随这一改变。

5. 动画的逆袭

要让网站看起来过时很简单,只要放上一个GIF或Flash格式的“网站建设中”的动画就行。然而近来,却因为几个元素的结合,让动画在现代化网站中实现了华丽的逆袭。 

扁平化设计可能会遇到风格重复,甚至略显无趣的问题,这时动画就可以起到点睛网站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纳入更多的信息,一举多得。 移动应用重新定义了用户的需求,其中所使用的各类小动画都传达着自身的意义。现在,网站也开始启用这一趋势。像CSS动画这类的新技术在强化设计的同时,无需使用额外插件,因此,毫无速度或兼容问题之忧。事实上,网络组件(在第6点中会提及)反而更能加快网页速度。 GIF动画又回来了,甚至变得更具效力。你是否注意到,这篇文章中就大量运用了GIF动画,它的创建过程更为简易,并且方便分享。

6. 组件即是新框架

网络技术变得日益复杂,令人很难咀嚼其中含义。为达成一个简单的效果,例如添加谷歌分析或脸书按钮,设计师们不得不在在页面中嵌入复杂的代码。网络组件就可以实现这个想法,只是对大部分设计师们而言,使用尚有困难。不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它一定会有革命性进展。谷歌材料设计的出现也许预示着这一变化的开始。谷歌材料设计由 Polymer 提供技术支持,适用于现代化浏览器,它利用简单的标签,即可从安卓应用中提取丰富的动画和互动组件。

7. 社交媒体的饱和度与邮件的崛起

社交媒体于用户而言固然是个巨大的成功,然而对于广大的原创博主来说,就不那么乐观了。首要问题就是饱和度。脸书发现,在每日亿万的博文中,用户所感兴趣或转发的只局限于一个固定的范畴。因此,你所发表的内容很不幸地只能被一小部分关注你的受众所见。社交媒体风潮并未消退,不过,Tim Ferriss 等一些知名博主已将推广重点从社交网络移至旧时流行——邮件推送。他们意识到电子邮件相比社交媒体,一大至关重要的优点即是:用户量得到大幅提升。http://ww3/large/b86f1f3dgw1f1igrgc7hng20go09eh1p.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