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书为伴(33)》《高山流水》觅知音-----品读中国原创绘本《高山流水》

(2016-11-21 11:39:13)
标签:

亲子共读

育儿

分类: ~中文绘本集~
                  《与书为伴(33)》《高山流水》觅知音-----品读中国原创绘本《高山流水》
                                   文/图       茹鸽
http://s3/mw690/003noMMEzy76AoAJy0262&690

   《高山流水》  刘雪枫/著
【德】昆特.国斯浩里兹   万昱汐/绘
九色鹿绘本馆出品

《列子.汤问》中有个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这是个很有名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名叫伯牙的音乐家,非常擅长演奏古琴,他的演奏技术十分高超,能用音乐描绘大自然的风光和他的所思所想,让人们随着他的音乐,想象出他所要表达的景象。一次,伯牙在高山流水之颠演奏一首曲子,恰巧一位樵夫从旁边经过,此人名叫钟子期,别看此人只是一个居住在乡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育背冲担、手拿板斧、以砍柴为生的人。但他却非常会欣赏音乐,他听完伯牙的演奏,大加欣赏,忍不住自言自语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意思是听了你的音乐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巍峨雄伟的泰山,伯牙大为吃惊,在此山中,还有人能欣赏到我音乐的意境,后来,伯牙又演奏了一首描写河湖的乐曲,钟子期一下就听出了江河奔腾不息的感觉。之后两人成了音乐上的知音!后来,钟子期云世,伯牙悲痛不已,扯断古琴,再不弹琴,这就是”知音”一词的来历。绘本《高山流水》表达的正是这一千古流传的故事。


   特别喜欢最近和小萌共读的这本中国原创绘本,《高山流水》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著名的一则“以琴会心,以心交友”的典故,展示了一幅演奏者与欣赏者的美丽画卷。故事中的伯牙,追求精神的至高境界,热爱音乐、痴迷音乐,是古人追求精神至高境界的代表。

而故事中的另一主角,钟子期,虽是一介樵夫,但却和伯牙一样,热爱音乐,并且因为音乐与伯牙成就了深厚的友谊,美好的情谊正是从美好的音乐开始的。

    之前,也跟小萌读过一些有关音乐的艺术绘本,但都是有关西方音乐的绘本,这此是第一次读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音乐绘本。学习中国乐器的人可能知道,《高山流水》是一首非常有名的中国乐曲,古琴、古铮都可以弹奏,古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选择了高山、流水来进行创作,高山,昂扬屹立,雄浑厚重;流水,飞动飘逸,柔美潇洒,二者一动一静,在一首曲子中分别成段,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相辅相呈的最好体现。


近年来中国的优秀原创绘本做得越来越好,做为给孩子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很多原创绘本都非常值得一读。九色鹿绘本馆出品的几本都值得一读,给大家推荐一下:

《梁山伯与祝英台》

http://s6/mw690/003noMMEzy76Aph1scB65&690

《梁山伯与祝英台》将绘本界大师、日本福音馆资深编辑唐亚明老师的臻美文字与中央美术学院殿堂级获奖作品完美搭配,用国内首次原创的绘画技巧完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让孩子领略经典之美,开启孩子不一样的人文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绘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历时一年的精心打磨,利用皮影戏的元素结合传统水墨画移步易景的构图,将梁祝的故事凝结为17个绝美的场景,赏心悦目之余更能轻松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爱与美。

画面中除了使用特殊的刻纸及上色技巧外,还结合了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古代神话中的怪兽与神明也隐现其中,为孩子营造出绝无仅有的艺术体验。皮影戏元素和水墨画构图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之后,会再写这本绘本的共读笔记。

《年》 


http://s7/mw690/003noMMEzy76Apnh2ei46&690

版权已输出台湾,原稿曾在英国公开展览!每当过年就要讲给孩子的“年兽”故事!手绘、剪纸和立体艺术巧妙结合!

《盘中餐》

http://s15/mw690/003noMMEzy76ApqjEKibe&690
 追寻一粒米的生命之旅,体味悠久的农耕文化!清新画面带我们重返暌违的大自然。 忠实记录、科学解说盘中餐的来之不易。

《一辆自行车》

想知道六十多年前安定门城楼的样子吗?

想看到老北京胡同的旧貌吗?

想了解胡同里真实的日常生活吗?

一位从小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画家,用他的记忆和笔墨,讲述了童年在胡同里骑自行车的故事,让你看到原汁原味的北京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