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薰衣草和高跟鞋
薰衣草和高跟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53
  • 关注人气:2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爱书的小女孩正在成长(附:3月共读书目)

(2015-04-23 10:55:42)
标签:

育儿

萌萌慢生活

亲子共读

分类: ~陪你慢慢阅读~
                  一个爱书的小女孩子正在成长(附:3月共读书目)
                                          文/图      茹鸽

             我不知道花是否已经盛开,但是我想种子已经发芽,一个爱书的小女孩正在成长
                                                                                                                                ----------妈妈

        迟迟没有把3月的共读笔记写下,不过这中间,已经把很多特别有意思的书做了单独记录。所以这次的共读笔记,想换种写法。记录下进入5岁后小姑娘阅读的新变化。

   “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听过的,读过的故事到底有多重要?或者说,一个孩子到底能从童年期的故事中得到多少心理或认知上的益处?这是一个不可能量化,也太过功利的问题。不过,美国哲学家玛莎.娜斯鲍姆曾提出过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叙事的想象力’,即一个人想象关于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故事的能力,她认为这是作为公民最基本的一种道德能力。她说,当父母给一个小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他/她就已经开始在学习获取这种能力。哪怕是一种最简单的童谣,比如”一闪一闪亮晶晶,天上都是小星星“,他/她不仅会为星星美丽的光芒感觉到好奇,还会想象那颗星星背后也有着某种内在世界,某种神秘的东西,和他/她自己一样。由此,他/她学会如何 将生命、情感、和思想投射到外部世界,并随着他/她的长大变得越来越成熟。


                   摘自 2015年4月《三联生活周刊<猎人在奇境:童年故事开启的异度空间>》

   作为母亲至今很自豪的事就是我是个爱书、爱讲故事的妈妈,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可能已经为她读了上千本绘本,讲了上千个故事。没有用乳汁把孩子一直喂养,但确一定是用故事喂养大了孩子。随着故事越讲越多,平淡庸常的日子,也美妙无比,一个爱书的小女孩子正在长成。

现在这个爱书的小女孩对书的阅读也开始有了小小的变化:或者这就是静待花开的收获吧



1、整套整套的套装书成为最爱:回想起来,我们现在已经共读了很多套装书了,从《不一样的卡梅拉》、《女巫温妮》开始,小姑娘对套装书的热情的一直高涨,只是这些套装书数量上都不算太多,一套也就是13本左右。进入5岁后,完全进入了一个套装书共读的时代,《巴巴爸爸系列故事》 新旧一套20多本,《玛蒂娜系列故事》60本,《奇先生妙小姐》79本。套装故事无论从故事的推进、文字量上都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不可多得的佳作。每一套套装故事有多个小故事,可以散读,也可以连惯读。进入5岁后的孩子完全可以把套装书的阅读放在首位。只是苦于时间太少,每晚都想多读几本,不过有阅读的爱好,时间总是会挤出来的。

2、科普书的阅读有了进步:科普书一直穿插于在阅读中,但是5岁之前,有些科普书还是不太感兴趣。科普书不像情节类故事书,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理解力、这个是系统的知识,但是还是要坚持阅读,输入是首要条件。这里不得不提到最近科普书阅读中最近比较感兴趣的立体科普书
绝对的好书,有图,有画、把难的知识用一个个可以动起来的图给孩子们讲解,5岁之前讲过,但是,还是年龄小了点,兴趣专注于图中各种立体的图片,相信对书的内容大部分是没有听的。最近,把家里的这些立体科普书又拿出来读,一则因为幼儿园里也开设了科学课,老师也讲;二她的理解力再提升,所以不指望全部爱听,但是起码兴趣比过去提高了。

3、历史、人文类书开始接触:进入5岁买了两套大部头的书给小萌,《讲给孩子听的中国历史》、《讲给孩子听的世界历史》。当然这源于我首先特别喜欢读历史书,总觉得历史书大气磅礴,如果一个女孩子能读一点历史书 思想、眼界都会开阔许多。但这不能代替孩子读书的意愿,抱着试试的想法,把这两套书搬回家。总是想着孩子能否爱听,每晚绞尽脑汁的想如何把这一个个历史故事讲给孩子听。好在,这两套书本身难度不大,故事有趣,虽是历史,但是以故事再说,每晚能讲那么一个小故事,已经很高兴了。



4、不断尝试绘本以外的其它儿童文学作品: 毫无疑问,绘本是学龄前儿童最好的阅读读物,但是,进入5岁后,孩子慢慢有可能过渡到桥梁书,章节书的阅读,这时候可以试当的给孩子尝试下,进入5岁后,陆续给孩子讲了几本儿童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就是一种尝试,这套书是儿童文学的殿堂级作品,先看了电影,后来想听书,特别惊喜:读了第一本:天天在家念叨:”纳尼亚、纳尼亚、醒来吧,去爱、去想、让动物会说话。看来好听的故事都吸引孩子。这是首要目的,作用杠杠的,不用去想她听得懂嘛,孩子自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5、亲近母语是感受传统文化最好的途径:总觉得特别想给孩子读一些中国的原创绘本,但是孩子总是喜欢不足,想来还是因为传统文化的理解需要积累,但坚持下去还是有必要的,好在,比起四岁、喜欢多了。这就是妈妈坚持下去的动力。

好了,记录就到这吧,一直记一直思考,愿你越来越爱书,也愿书成为你一生的朋友。 


附:部分三月共读书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