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杂谈之--------论吃零食的必要性

标签:
时尚 |
分类: 小学究的护肤杂谈 |
零食最初的目的,大概是饿了又不想做饭,零食是用来填肚子。后来慢慢发展成香喷喷酸甜可口享受类,吃完让人很有快感和满足感。
护肤界也有零食,那就是面膜。
面膜本是急救品,多是在日常例行护肤还觉得皮肤状态不完美时的急救。但是,皮肤不好应该首先调整日常护肤品,而不是让皮肤天天敷面膜。
一个整天抱着零食罐子的人固然堕落,但从来不碰零食的人,也未免太无趣。所以,为了避免成为一个无趣的人,还是偶尔放纵下自己的口腹之欲,周末朋友聚会,就大大方方开开心心开吃,哪怕零食不够健康不够低脂不够环保有还很多添加剂。
一个每天做面膜的人固然不懂护肤,但从来不用面膜的人,也未免太奇怪了。。。更何况,敷过面膜之后角质层暂时会显得光滑水嫩白嫩透明,虽然我知道那只是角质层泡水后的反应,远远谈不是健康,但是我还是迷恋这种看着白嫩透明光滑柔软的感觉,因为,看上去很美~~~
----------------------------------------------------------------------------
零食不是当正餐吃的,因为营养结构不合理,添加物还一大堆。那么面膜呢?
面膜一般有两种:贴片式面膜,涂抹式面膜
面膜的原理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提高肌肤温度,让皮肤的毛孔扩张,促进有效成分的吸收。看上去很美。
护肤品进入皮肤,有两个渠道:
1,直接透过表皮屏障(主要)
2,毛孔吸收(较少)
表皮屏障存在的目的就在于挡住外界侵害(比如细菌,和大部分护肤品)。而面膜的原理是对抗表皮的屏障功能,让面膜的成分更易透过表皮屏障,进入皮肤。
如果面膜只含对皮肤有益的成分,那么面膜是有益的;如果面膜含对皮肤不利的成分居多,加大吸收力的后果弊大于利。(所以,对于面膜和导入仪器这种和表皮屏障作斗争的东西,我一直持保守态度,除非确保面膜成分和导入的精华非常纯净并且对皮肤有益。)
理想的皮肤屏障,应该让好的成分(皮肤需要的成分)进入,并同时将坏的成分(皮肤不需要的曾分)挡在外面。
可惜,皮肤对护肤品的吸收确实有选择性,但没那么智能。皮肤对护肤成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筛选分子量、亲脂性来达成。
1,分子量大小是个比较简单好判断的标准--------小分子容易渗入,而大分子(超过500道尔顿)被挡在皮肤之外。
2,亲脂性的易吸收,亲水的容易被拒之门外(左旋C哭吧哭吧不是罪~~~)
如果表皮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本该挡在皮肤之外的护肤成分进入皮肤了。
敏感皮肤为什么对很多护肤品“敏感”,乃是因为表皮屏障的损害。
大量的护肤品成分进入皮肤,分三种情况:
1,对皮肤有益,未超过安全剂量的A成分---------对皮肤有益
2,对皮肤有益,超过安全剂量的B成分--------好的东西过量进入皮肤,导致代谢不掉,而产生剂量累计的中毒反应。
3,对皮肤无益的C成分------对皮肤有害
由此可见,理想的表皮屏障是健康的屏障,该吸收的正常剂量吸收,不改吸收的,统统挡在门外;理想的面膜是有效成分比例大,无效成分和有害成分比例越小越好。
只是,理想状态往往很难达到。。。
【关于防腐】
涂抹式面膜,向来是大罐子大敞口包装;而且,面膜往往比普通护肤品用得更久。所以理论上,配方师会被迫加大防腐剂的力度。(这里又扯到防腐的问题了。我不反对防腐剂,因为加防腐剂比护肤品腐败对皮肤的伤害更小;但是,护肤品还是尽量选防腐剂少的,小包装和真空泵是小量防腐剂的前提)
还有一种面膜是贴片式。贴片式面膜的风险在于棉片质量,荧光剂和消毒不够好的棉片,恐怕比大罐子大敞口的面膜涂抹式面膜更容易腐败。
【关于添加剂】
面膜作为零食,比日常护肤品更注重香味、色彩和使用感受。所以面膜也和零食一样,添加剂(香精,色素,乳化剂等等)比日常护肤更多。
好纠结。。。怎么破?
我不是配方师,更不可能找到每家面膜的制造商确保生产公布工艺和消毒体系;我只能看到成分表,但成分表不能说明全部的问题,只能当参考。
所以,我只能这么选择面膜:
1,拔草特别便宜的面膜(贵的未必好,但太便宜的肯定不好)
2,尽量选牙膏管和真空包装的小罐面膜,避免大罐敞口的。
3,选择片状面膜一定选贵的(便宜的片状面膜棉片有没有荧光剂,我真的不确定)
4,成分表越简单越好
好在零食不需要天天吃,面膜不需要天天做。选贵一点的面膜,至少可以给我一个少买面膜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