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和分析《比较长度》
(2015-04-30 21:39:45)长度比较
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
一、开门见山,明确弥补
师:对于这个内容你有什么数学问题?
生1:什么意思?
生2:有什么小秘密?
生3:怎么用?
生4:怎么比较?
师:怎么比较也就是有什么小秘密,比的方法是什么?
师:长度单位比较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生5:就是比长度,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比谁长。
师:至少几个物体比较?
生6:至少两到三个物体比
师小结:至少有两个物体,才能比较出谁长谁短。
师:你觉得今天的数学课上哪个问题最重要?
生齐答:小秘密
二、经历过程,探索方法
1.两个物体比较
(1)两个直的物体比较
师:老师手拿2根小棒,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生:哪根长?哪根短?
师:谁来回答?
生2:橙色的那根
生3:因为你拿着一部分,有可能另一根小棒长。
生4:可能一样长
师:想想看,现在能确定哪根长吗?
生齐答:不能确定。
师:我想确定哪根长怎么办?
生齐答:把它放开
师:我是不是把它放开,你就知道了?
生齐答:是
师:那我现在放开
生齐答:一样长
师:都确定吗?
生齐答:确定
生5:你这样拿着,不方便看
师:我拿得不好,谁有本事怎么拿,让别人一看就知道那根长?
一生示范:
师:为什么他这样一摆就看出绿色的长?
生6:下面一样齐了,哪根凸起就是长的
生2:放在格子上,看占几个格子
小结: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2)一直一弯
信封下有两根绳子,露出一部分,蓝色突出多
师:知道哪根长?
生齐答:不确定
师:怎么办?
生齐答:拿走信封
拿走左边一部分,显示一端对齐。
生1:蓝色长
生2:应该全部拿走,因为中间有可能是弯曲的。
中间全拿开,红色是曲了4个小圈的。
师:现在要比怎么办?
生3:拉直。
师:拉直时左边能动吗?结果?
生齐答:红色的比较长
师:刚才在比较信封下的两根绳子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
生4:有可能弯曲的
师:你对刚才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补充?
生5:要全面观察
生6:拉直
师:曲——直
(3)不同方向
纸片:长方形纸片
师:你能提个什么问题考考大家?
生1:红色的线长还是蓝色的线长?
生2:蓝色的长
生3:不一定,要量,眼睛判断不一定准确。
师:光看不行,还是要动动手。先想用什么方法,动手试一试,有困难的同桌商量一下。
师:谁听到了要求,说一说。(明晰要求)
生4说得不完整
师:谁听完整了?
生5先想方法,再动手试试
师:听得真仔细。
汇报,一个人的办法就一个人上来汇报,两个人的办法就两个人上来。
生6:用铅笔来做记号进行比较。
师:谁听得懂?
生7:用铅笔量蓝色,达到什么程度,作个记号,再用铅笔量红色,达到什么程度,也作个记号,然后看看谁长点
生8:借助信封做记号(点、写上红蓝字)来比较。
师:谁看出哪条长?谁看懂他怎么比的?
生9:先描出红色的线
再描蓝色的线。
生10提建议:一端没对齐。
师:做个记号,对齐,再比较
生11:折的方法,相交的一端对折
师:为什么这样折就看出了长短
生12:折另一端点对齐
师分别回顾刚才的4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生13:都要量。
生14:都是蓝边长。
生15:都是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
2.比较6种物品的长短
师:你知道铅笔的长度是指哪里?从一头到
师:不能动,怎么比?
生1:方格
生2:每个方格一样大
呈现:格子图、
师:你提个什么问题,问谁?
生3:向我的同桌提个问题,橡皮擦和蜡笔哪个长。要看格子(比较接近)
生4:哪个最长。铅笔。一眼就看出了。
生5:荧光笔和粉笔(多半格)
师:只看这一头就可以了?
三、总结。
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想研究的?
听后感:
1、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归纳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