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亲从西京医院出院回来,没出汉中火车站,就被县防疫站的车直接送回了村里的老家。回到老家后,母亲去村委会报了备,紧接着村卫生室医生和村委会成员就上门给我们做核酸,发隔离14天的通知,让我们居家隔离,不要串门,不要聚集,严格遵守防疫规定。
山东的家是暂时回不去了,虽然心里很着急,工作一大堆都没处理,但着急也没有用,疫情期间,那么多医护工作者、党员、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坚守岗位,为居民做核酸、量体温、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相对于他们的付出,我们更应该好好配合,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这也相当于给国家做贡献了。
离开老家这么多年了,这是陪父母时间最长的假期,往常都是来去匆匆,而这次回来,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了,等到隔离结束,就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想来也是开心和幸福的,毕竟父母年事已高,能陪伴我们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减少,珍惜这难得的时光,好好陪伴他们。
这个三月,也是多年来很期盼回来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老家是最美的季节,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更有那金黄的油菜花开满大地,还有绿油油的麦苗镶嵌其间,远山如黛,河流蜿蜒流过,到处都是美景如画。而我每次回老家都在春节前后,最多待十天八天就得返回,来去匆匆,总是与美景失之交臂。而这次,因为疫情,我与美景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目之所及,都美得清新淡雅,虽然不能出门,但是每天早晨都会被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唤醒,站在二楼阳台上抬眼望去,只见红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在金黄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苗中,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远处黛青色的秦岭山脉,从侧面看,就像一位披着长长秀发的睡美人,令人赏心悦目。
母亲和父亲都是很勤快的人,一刻也闲不住。母亲去前院挖荠菜,父亲就打扫院子,把飘落一地的杏花瓣扫拢,我说扫了还会落的,就让花瓣随意飘落多好,父亲是个爱干净整洁的人,他喜欢把院子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把东西归拢得整整齐齐。母亲挖完荠菜回来,我就和她一起摘菜、洗菜、焯水、剁馅、包水饺,父母是第一次吃荠菜水饺,觉得清香可口极了。老家这边不习惯吃野菜,到处都是疯长的野菜,根本没人去挖。我把山东的生活习俗都分享给她,荠菜、苦菜、马齿笕、芿荇菜、蒲公英、白蒿……这些都是我跟山东的同事朋友们了解到的各种野菜,它们不但好吃,而且药用价值极高,母亲听了赞叹不已,原来野菜还能这么吃,以后春天也去挖些野菜来吃。
院子里有一棵干枯的杏树,母亲准备刨了它,这棵树已有二十多年树龄了,根扎得很深,枝干结实粗壮,要放倒它也不容易,母亲说干就干,怎么也拦不住,后来在一家三口的努力下,成功连根刨了这棵树。父亲不顾刚从医院回来身体虚弱,又要把树锯成二十个小节,劈成小块,说是冬天烤火用,拗不住,怎么劝也不听,只好在他的指导下,我平生第一次学会了使用电锯,虽然累得胳膊酸疼,能帮父母干活,累点心里却是高兴的。
院子里还有一棵杏树,长得已经高过屋顶,由于很少修剪,一些枝条已经干枯,母亲又要登上梯子去修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怎么还能这样不注意安全,也难怪他们,辛劳了一辈子,让他们闲着也不习惯,我还是劝说他们,年龄不饶人,这个年龄就不要爬高了,很危险,万一摔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干不了的事就放下,不影响生活就行,不要凡事都要追求完美,要量力而行。后来我登上梯子爬上树,在母亲的指导下,把需要修剪的干枝锯掉,才算收拾妥当。
老家虽不如城市里热闹,但是空气新鲜,满眼都是怡人的美景,还有柴火做的饭菜,比天然气做的饭菜吃起来要香。院子南边两间屋子里堆满柴禾,都是父母几年前从遥远的山上砍回来的,他们未雨绸缪,趁着身体健壮,提前就准备了这么多柴禾,这也是他们勤劳的见证。坐在灶台前,不时往灶膛里添着柴禾,看着红红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母亲掌勺,饭菜的香味顿时四处飘散,厨房上空炊烟袅袅,院子里杏花纷飞,喜鹊嬉闹,这多么像我们小时候的情景。
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我陪父母拉家常,做饭,干活,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这是我陪父母最长的时光,看到他们舒展的笑脸,我也觉得很幸福,孝顺父母,不仅仅是尽到孝心,最主要是顺从他们的心愿,心平气和地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讲讲有趣的事,帮他们干活,听他们聊聊村里的人和事,其乐融融,就像回到小时候一样,这幸福的时光真是难得。
三月,本该是赏景踏青的季节,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的疫情,让我们与美景咫尺相望,但是,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疫情终将消逝,平安美好一定会到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