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发展进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与自身命运搏斗的过程,人始终在探究“人是什么”。然而也正是这种义无返顾的探索和追求,赋予沉重的人生以崇高的悲剧美。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生活于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兴盛时期。他以“诗人”的敏锐和深刻看到了繁华背后的危机和虚空,并将这悲观而深刻的思考熔铸于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多具有民主意识、爱国、有责任感、诚实正直和勇敢机智等优秀品质,但作品却呈现出了人的意识与残酷命运的剧烈冲突。其中,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便探讨了人与世界的冲突及人与命运的顽强抗争。。
《俄狄浦斯王》是他剧作中最具震撼力的一部,也是希腊命运剧的杰出代表。《俄狄浦斯王》讲述了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娶母,真相大白后自挖双眼行乞涤罪的故事。这出悲剧,似乎想告诉人们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和他不惜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比悲剧的结局更值得铭记。这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似乎更多的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俄狄浦斯越是伟大,越是无畏的与命运的抗争,他最终的失败就越惨烈,命运也就越神圣不可违抗,对一个英雄来说命运都是如此容不得丝毫逆行,那对寻常百姓来说呢?由此充分体现出古希腊人强烈的命运观,而索福克勒斯的进步则体现在对人与命运抗争的赞美。
在悲剧中人物的行为背后,有一种人所不能把握的神奇力量。本身无辜的悲剧英雄,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遭受了抗争的痛苦,更走向了既定的悲惨结局。俄狄浦斯在科任托斯国的宫廷中长大成人,偶然中从神谕里得知自己会杀父娶母。为了不使这个神谕应验,他决定不再回到科任托斯,便从福喀斯向波俄提亚走去。悲剧的种子就此埋下。俄狄浦斯想摆脱杀父娶母的悲惨命运,却暗自被这种命运所摆布,向着命运的既定方向渐行渐远。
这时,俄狄浦斯真正的父亲,正从忒拜赶往德尔福,在岔路口,正好遇见了前往忒拜的俄狄浦斯。为了让路,与俄狄浦斯发生了冲突,俄狄浦斯竟然打死了拉伊俄斯和他的三个侍从。剩下的一个逃回忒拜,谎称遭遇强盗将他们四人杀死。而此人恰好就是从前替拉伊俄斯抛弃婴儿的仆人。
忒拜人曾经追查过这件凶杀案,但最后却不了了之。忒拜城不久就遭遇了新的灾难。赫拉为了报复她的情敌塞墨勒(酒神狄俄尼索斯之母,忒拜国王的女儿),便派人面狮身的妖怪斯芬克司来危害忒拜。这妖怪出了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而脚最多的时候却最软弱?”凡是回答不出谜语的人都被他吃掉了。正当忒拜人失望之时,流浪到此的俄狄浦斯凭着自己的智慧,揭开了谜底:这是人!那妖怪听后便含羞跳崖自尽。感恩知报的忒拜人于是立俄狄浦斯为王,并将拉伊俄斯的寡妻伊俄卡斯特嫁给了他。于是,阿波罗的预言已全部得到应验。
其中索福克勒斯通过斯芬克司之谜,表达了自身对人和命运的思考。斯芬克司之谜实际上是一个双重谜语。它的表层谜底是人,但它的深层谜底却是人对命运的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俄狄浦斯以为自己为忒拜人消除了灾祸,做了件好事,而忒拜人也以为他们立俄狄浦斯为新王,并将老国王的寡妻嫁给他,是对他的智慧的最高奖赏。然而,他们在冥冥之中早已卷入命运的车轮,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最后,当俄狄浦斯知道一切,面对自缢的母亲、也是妻子,他悲痛地用金别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并要求忒拜人把他赶出去。因为他无脸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生活下去。作者通过这部悲剧,深深地洞察了人的两重性:一方面人是有智慧的,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命运、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最终结果一无所知。而这两重性应用在俄狄浦斯的身上就成了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他尊敬神,相信神谕,然而他越是想逃避神谕的结果,却越是无意识地按照神谕去做。他是聪明的,他猜破了斯芬克司之谜,但,他究竟是谁?这个谜却一时未能猜破。当他猜破了斯芬克司之谜,怪兽羞愧地跳崖自尽。当他猜破了自身之谜,他自己也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处流浪。
然而,索福克勒斯既承认了“命运”的存在,又表达了人是难以把握命运的。另一方面他赞扬人对命运的反抗,而不是对命运俯首帖耳。这才是索福克勒斯的智慧与力量所在。整个悲剧就是一个长长的疑问:人究竟是什么?索福克勒斯在最后并没有让俄狄浦斯以自杀来结束这个疑问,而是让他离乡背井,继续去寻找这个答案。俄狄浦斯的悲剧,完全是在一种自己无法预料和把握的情况下无意识犯下的。借用这个故事来对存在、对命运、对人本身提出诘问,虽然这一诘问没有获得明确的答案,但索福克勒斯却给了这一诘问更未知的继续,继续人类强大力量的展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