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点评

(2014-10-20 19:10:53)
标签:

育儿

 

     2014年9月24日,有幸到张家港学校听到了高新区实验小学楼琦君校长的一堂课《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大概如下:

一、谜语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猜谜。出示猜谜:四四方方,有门有窗,出出进进,人往里藏。

师:根据谜语中的意思,猜个字,谁来猜一猜。

生:床、房……

师:不对哦,你再来想想,提醒你们这个字跟木有关系。

生:楼

师:对了,你太聪明了。那这个楼去掉左面,右面是“娄”,我们来玩个生字开花

    娄加上竹字头是“篓”字;加上‘艹’是“蒌”;加上提手旁是“搂”(搂抱的搂);加上木字旁就是“楼”(楼房的楼,它还可以作为一个姓,知道我姓什么吗?我就姓楼,所以你们可以叫我—

生:楼老师

师:对的,你们真是聪明了。可是这些字有表音有表声的字叫—形声字)

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诗,学习前我们接着来猜字。

二、初读文本

 师:出示:日、山、目的甲骨文,让小朋友们猜猜

  生:日、山、目(师指导这是—象形字)

  师:这些汉字是祖先创造的,它们蕴藏很多的内容。出示:雀字的甲骨文,来猜猜它是什么字?

  生:雀字

  师:是啊,答对了,雀指的是体型娇小的鸟儿。这是一个会意字。你们看看它下面是个锥子部,藏着锥子部的还有哪些字啊?

  生:准、谁、雁

  师:汉字好玩吗?楼老师这有写好字的秘诀?想知道吗?

  生:想

  师:读字帖(tiè)  认结构  找主笔

  师:伸出手来,一起书写“雀”、“楼”,拿出课前发的书写纸描红一个。楼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小姑娘(写字姿势端正)的图片,小朋友们比不比。

  生:比(提醒写字的姿势)

  师:有一种鸟的名字也藏着锥子部,是什么知道吗?我来写写:鹳雀楼(板书)

  师:谁来读一读

  生1、生2、生3:鹳雀楼

  师:读的真好,带你们看看鹳雀。出示图片,边看边说在山西省有一座楼,这种座楼常有鹳鸟出现,所以就叫它鹳雀楼。

  师:请同学们读读诗,听清楚我的要求是:看清字形,准字音。好开始

  师: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登鹳雀楼(指读3个人—齐读)

      去掉拼音,指名读,指导教读五古诗的时候停顿的方法是2、3停顿。

  师:读诗不仅要停顿,还要读出抑扬顿挫,师示范朗读。会读了吗?(生齐读)

  师:三读古诗要读出画面,让我们赶紧走入古诗,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王之涣登上鹳雀楼,他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鹳雀楼(师在黑板上画出鹳雀楼)

师:除了这,还有吗?还要在图上画些什么呢?

生:白云、山(师立马在黑板上画了山、白云)

师:王之涣看到了这样的景色,所以他吟诵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引读—指读—齐读,顺便在黑板上把这两句诗写在图的中央)

师:眼前的景色美吗?(生说美)你还想看更多的景色吗(生回想),那怎么办呢?

生:再登一层楼。

师:那老师奖励你来读读。

师:第三句里还藏着一个字?出示“欲”字的甲骨文,简介说一个人心里空落落的,出示汉字“欲”,谁来读一读,伸手一起来写一写。

师:出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读到这,你觉得诗人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想要看到更多的美景需要多登上一层楼。

师:是啊,那老师把这句奖励给你来读一读。还有谁想读一读(指读2个人—齐读)

师:这首隽永的小诗你们学到这喜欢上它了吗?(生答喜欢)那谁愿意来读一读(指读3人—齐读)

师:四读古诗,读出古诗的情感来,我再来读一读。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着画面。

生:有感情的读诗。

师:今天这首小诗我们先学到这里,下节课再好好来品析。下面我们来学写本节课的几个生字。

三、学写三个汉字

  课件出示:依   入    更   三个字有一个“主笔”:捺(捺笔写得时候注意起笔有蚕头,折笔轻巧下笔稳,捺脚似燕尾)

  师:请同学们描写,边写边说:捺撇不落笔,捺要站稳,捺要穿插,描一个写一个,跟刚才的小姑娘比姿势哦。

  师:展台投影评讲学生的书写,强调重要笔顺。

  师:展示写好的诗,提醒小朋友写诗竖着写,从右写,最后不要忘记落笔。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客人老师再见。

 

 

评课:   首先我谈下我听了这堂课,我自己的感受。楼校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那如沐春风般的声音和教态让我不禁拍案叫好,作为一个老师我都被楼校长的声音和谈吐给吸引了,更别说那群对知识渴望欲如此高的学生们,整个课堂上下来,让我觉得今天一行,收获颇丰。

楼校长上的这堂《登鹳雀楼》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首古诗。在古诗的导入上,楼校以进行激趣导入,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的学情和思维认知方式,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楼”字(课题中的一个字),她对这个字的解读不仅仅存留在这个字的认读与书写上,更多的是抓住了汉字的演变和汉字的类型之“形声字“的介绍,激发了孩子们对汉字发展历程的探究和兴趣。接着在初读文本中,楼校仍然从汉字的甲骨文渊源导入象形字“日“、“山”、“目”,从而引入会意字“雀”的指导教学,由雀字又直接引出了这首小诗的题目“登鹳雀楼”, 可以说整个环节的设计师别出心裁、别巨匠心。而在这首诗的朗读和初步感知上,楼校的设计更是于细微之处见匠心。朗读上楼校更是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的情调和意蕴。而在内容的初步感知上,楼校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作者所观之景的图画再现,让我们每一位老师不得不为这样一个老师竖起赞美的大拇指。二年级属于低年级阶段,字的书写指导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楼校在字的教学上采用了随文识字和最后的集体识字两个方式,通过读帖、范写、重点笔顺讲读让学生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汉字朋友们。整堂课的设计具有大家风范,楼校那温柔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堂课,不仅抓住了教学古诗第一课时的重难点,而且整个过程更多地是融入了楼校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我觉得真的是不错的一堂语文艺术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