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如何听课
(2017-06-25 09:37:37)
观常娟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浅谈新入职教师如何观课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新入职教师在观课中应做好的准备,会观课才会知道自己在教学中容易犯的错误,帮助新入职老师较快熟悉小学数学教学,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新入职老师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
新入职教师虽然在入职前进行了见习和实习,有了一些执教的肤浅的经验。但是真正入职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正式老师面临的困惑还是很多,怎样上好一节课?怎样的课才是合格的课?课堂上怎样提问?怎样关注学生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新入职教师要面对的。其中观课是新入职教师较好的学习方式,通过观课,可以学习他人长处,找到自己问题,从而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取得进步。
观课跟以往的听课是有区别的,听课重点是听,而观课不仅是听课,更要观察一节课的方方面面,既要观察老师的教,还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会观察、会听课对于新入职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观课前的准备
对于新入职教师来说,观课主要是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教师上课的经验。为此,观课前应做必要的准备。首先是知识准备: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比如今天常娟老师执教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我就专门进行了准备,教材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主题图安排的意图就是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作为素材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是体会计算是生活的需要,而是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一些经验。其次是自我准备:考虑如果我来上这堂课,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怎样处理。也就是说,要带着问题去观课。认真思考,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本节课还应加强对教材的阅读理解,为教学设计做铺垫。可借助教材辅助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教材上最后要求计算完成后还要用计算器来验证,这是让学生体验估算、计算、用计算器等多项计算技能的应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的一个环节,但是老师是忽略了的,也许老师觉得用计算器会影响学生的计算吧!但是既然教材这样安排,是有它的用途的,这点我认为可以这样设计:老师用一个计算器演示验算代替全部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
作为审美者新入职教师容易做到,但是并不是说就不能批评,新入职教师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找到一节课的问题,因为作为新入职教师没有上课的经验,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处理一节课,所以可能看到的都是优点,而不容易找到缺点。敢于提出自己看到的问题,与同伴讨论,从而明确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对新入职教师自身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凡是在公开场合敢于对一节课进行质疑的新入职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专业成长中都是很迅速的,很多都成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
(一)观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教学环节也不同。新入职教师在观课时,要看指导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
例如今天常老师的课由几个部分组成:引入环节——教学新课——尝试练习。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老师突出了自主探究。估算后直接揭示145×12的笔算过程,通过“第二部分怎样写?”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第二个因数中的“1”与“145”想成的结果表示什么?积的末尾应与第一个积中的哪一位对齐?最终归纳出计算的步骤。
(二)观重点、难点的突破。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讲述详细所占篇幅大,或是归纳的结论、规律所占地位突出的内容。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比如今天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观课时就要听指导教师是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本节课可利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处理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让学生把拓展提高题迅速解答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可能个别学生能做到,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完成的。这是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研究。既可以找到答案,又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作用。有时学生的讲比老师的讲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观教学过程的处理。这节课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迁移,经历过程。利用学生的学习经验估计出大致结果,然后尝试笔算出结果,对照估算情况,看估算值与准确值是否有误差,重点引导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由学生自主梳理计算步骤,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有序进行操作和思考,如何有条理地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充分尊重学生,放手、放心学生去大胆探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组织和参与。因此这节课中学生在讲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时,老师不应打断学生的发言,或者说不放心学生说得不好而代替学生说,发言学生说得不准确,可以让下面的学生来判断、来补充,相信学生的智慧是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定能说清楚的。
(四)观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氛围。这种氛围如果是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完成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这节课,常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较好,教师教态自然,落落大方,语言亲切,基本体现了老师的数学素养。
(五)观学生课堂表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课本知识。一节课的“亮点”,往往不是教师怎样“教”,而是学生怎么“学”。因此,观课时,听教师怎样讲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怎样学,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常老师尊重学生,让学生来讲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而不是老师包办讲解,还算是一节生本课堂。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教师不一定是一名好教师。因为他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他不明白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行为,这是老师及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所以,看教师如何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怎么学习是观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六)观板书。一般说来,板书应当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增强直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此外,板书还具有训练学生的随意注意的主动性,便于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等功能。通过板书体现老师的基本功,有的老师说,数学课只要把知识讲清楚就可以了,字迹潦草点、随意点也没关系,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好的板书能给学生示范的作用,也能清楚地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老师再加以指导,作业完成的速度和质量将大大提高。
(七)观多媒体运用。恰当使用多媒体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多媒体运用不是多多益善,先进的媒体未必收到良好效果。所以观课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看指导教师媒体的选择、运用是否行之有效,本节课教师比较恰当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
二〇一六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