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教案
(2017-06-20 09:05:39)分类: 教学设计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书83-84页例1、例2及做一做,85页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及其性质,会用数学语言简单地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
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及其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
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的过程,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课件,师:还记得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生观察是什么现象?
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旋转。
教师: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旋转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旋转的相关知识。(出示课题:旋转)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吗?
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尺子的不同旋转,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1)感知旋转方向。
教师:下面进行眼力大考查之第一组,看谁观察最仔细。
老师用尺子绕同一点,旋转角度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做两次动作。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旋转的方向不同。(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板书:旋转方向)
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动作)像这种方向的旋转,和生活中什么物品的旋转方向是一样的?叫什么旋转?
预设:顺时针旋转。(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请学生观察屏幕;说得出来,说完后欣赏图片。板书:顺时针)
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动作)那像这样的又叫什么呢?你见过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逆时针旋转吗?(板书:逆时针)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屏幕展示。
(2)感知旋转角度。
教师:眼力大考查之第二组,请仔细观察。
老师用粉尺子同一点、同一方向,但角度不同进行旋转,请学生区别。
预设:旋转角度不同。(板书:旋转角度)
(3)感知旋转中心。
教师:最后一组,这次有点难,看谁能发现?
老师再把尺子分别绕两头旋转一周,请学生说说这两种旋转哪里不同?(板书:旋转中心)
教师:看来旋转时,绕哪个中心旋转很重要,同样是这把尺子,同样是绕一周,绕的中心不一样,旋转轨迹也完全不一样了。
师小结: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在数学上成为旋转三要素,我们在描述物体的旋转现象时,只有说清楚了旋转的三要素,才能清楚的表达物体的旋转运动。
2.教学例1
(1)从“12”到“1”。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变化。说一说这个指针是怎么旋转的吗?
生试着说一说,注意旋转的三要素是否说到了
教师小结: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你怎么知道旋转了30°呢?
生:指针旋转一周是360°,钟面上有12个大格,也就是把360°平均分成12份,所以每大格是30°
教师:从“1”到“3”,指针是怎么变化的呢?
从“1”到“3”,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
从“3”到“____”,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__180__°。
(3)像这样,你出示一组数字,请同桌说一说指针是怎样旋转的。
3、课件出示练习题1。
(1)先出示左边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教师:左侧有车通过,左侧车杆怎么变化呢?
生用手臂代替车杆演示
预设: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教师:汽车已经通过,车杆又回归原位,车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2)请一个学生来当车闸,演示右侧有车通过,请大家说一说车杆是怎么变化的。
4、教学例2
出示要求在方格纸上将三角尺绕点A旋转90°
生想象一下旋转过程,再动手操作。把旋转前、后的三角形画下来。
收集学生的画图情况,全班展示如何把三角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
课件演示动图提问:如何确定旋转后三角形的位置?对于旋转前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汇报:
1、 旋转时点A的位置不变
2、 三角尺的每条边都绕点A旋转了 90°
3、 旋转后的三角形形状、大小都没用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4、 每个顶点旋转前后到点A的距离相等
(三)巩固练习
1、书84页1题,生口答,课件演示动画
2、书84页2题,生观察,填空,全班订正。
3、课件演示风车的旋转,提示观察风车中的一个叶片是怎样旋转的,可用手势比划比划,生完成书上的练习,集体订正。
(四)回顾与反思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旋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在描述一个物体的旋转运动时,要说清楚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板书:
教师:关于“旋转”,我们后面还要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