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延续幸福的土炕

(2013-01-10 17:02:24)
标签:

老了

杏仁

囊中物

都什

空间

分类: 人生体悟

延续幸福的土炕

 

说起土炕,就得说冬天,不说冬天,土炕就只相当一张床,而且还不招人待见,不卫生,前些年,细土里藏跳蚤,咬的人浑身痒痒,就有人揭开炕褥、席子,用喷雾器喷洒上农药,跳蚤就没有了,你说这农药对付地里的虫子,十有八九不管用,被人骂作假药,但对付跳蚤,管用,比专治跳蚤的药剂管用得多,就像老鼠药毒不死老鼠,但猫儿没有了。

土炕得盘,盘炕人得有技术,技术好的人就受到人们尊敬,谁家盘炕,就得请人家,好酒好烟伺候上,打下手的人不周到,人家生气你还得赔笑脸。到了冬天,烟筒才利烟,炕热得均匀。有的还要盘上一个通炕炉子,这样就省了烧炕的麻烦,炉子在冬天既能做饭,家里暖和了,炕也热了,屋子里也不会烟熏火燎,一举多得。用现在的话说,属于低碳环保型的,能节省不少能源。

我出生的时候,曾祖母还在,我们两个在家里待遇极高,冬天天冷,一家人都囧在我们这个有炉子的家,暖和,炕也热。其他屋里都是沤炕,天快黑时,往沤灶里塞上麦衣之类的柴禾点着,炕热屋子冷,回屋就得钻被窝睡觉。爷爷在我们这个屋的炕头加了一个墙头,所谓墙头,并不是真正的墙,而是在炕沿上,用砖垒一个长大约二尺,高一尺左右类似于墙的台子,在炉子的上方,可以挡住炉灰飞到炕上;还可以放筷子放碗,老人小孩不愿下炕吃饭,起个小饭桌的作用;平时上边也放一些亲戚来看我曾祖母时带的点心之类。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墙头上那两个小坑,那是每年过年的时候,爷爷在上面砸桃仁和杏仁时砸出来的,圆的坑是砸杏仁的,长圆的坑是砸桃仁的,我经常用手在两个小坑里摩挲,回忆过年时那些让我记忆深刻的饭菜的味道。

冬天晚上,一家人都在这个生炉子的小屋里,女的都到炕上盘腿坐着,奶奶还得在炕头上支一辆纺车,谁离得近谁就在那纺线,经常是奶奶离得近,母亲和婶婶有时也纺两下,奶奶说她们纺得线粗,她们就纺的次数就少了。炕下面不大的地方放一把太师椅,那是爷爷坐的,有时我也爬上去玩,没有见过父亲和叔叔坐过,父亲上班不常在家,叔叔总是搬个小板凳坐在炉子跟前,抽烟时便于从炉子上对火,当然他还得负责烤红薯,有时候大人们说些家常里短的事,有时候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看着我弄出点动静来,他们笑笑,只有红薯烤出来了,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地拿,顶多是紧让一番,吃起来后,互相交流着自己吃的红薯的味道,屋里才会热闹起来。吃完后爷爷说该睡觉了,各自回屋睡觉,奶奶给我和曾祖母安顿好就去睡觉了。

曾祖母去世后,爷爷奶奶就搬了进来和我住到了这个显示着尊崇地位的屋子。我上学后,家里人睡觉都晚了,总要等我回家,我晚上九点下自习,一下自习回家,家里的气氛马上就紧张起来,尤其是冬天,奶奶赶紧把炕上最热的地方腾出来,我一坐上去,——那感觉,浑身通泰,每个毛孔里都像灌进了蜂蜜水,墙头上早摆好了我的晚餐,酸开水泡馍,就是碗里倒上一点醋,加上辣椒、葱屑、盐、酱油之类,用开水冲开,里面泡上馒头,作料是早预备好的,沙锅里的开水就在炉子边上放着,不出两分钟,叔叔就把我的晚餐放在了墙头上,特殊就特殊在我的酸开水泡馍里面有羊油圪渣,那是爷爷专门为我准备的,爷爷自己都没有尝过,爷爷买了羊尾巴,将羊尾巴炸成油,放在一个碗里,在我吃晚饭时挖一勺子放进去。在那个食物紧缺的年代,人们过年的时候才有可能吃上点肉,我的待遇就算很高了,我从那时起就养成一种习惯,每天晚上吃得特别多,这是叔叔说的,他说做多少我就能吃多少,而且还不上火。我到现在才知道,那时叔叔盼着我吃不完,剩下的就是他这个爷爷最小的儿子的腹中物了。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屋里冷,被窝里热,我总不想起,奶奶就给我许下许多愿,哄我起来,让我去上学。到现在遇到天气冷的时候,我还能想起当时睡热被窝的感觉。

我工作成家之后,就远离了给我温暖和幸福的土炕。女儿出生后,一到冬天,嗓子里就呼噜呼噜地好像有痰,经常咳嗽,吃饭也成了问题。过年时,我带她回老家,母亲见到自己的孙女高兴地不得了,一定要带着跟她一起睡热炕,两天下来,女儿嗓子里的呼噜声没有了,吃饭也多了,和几个堂姐弟玩得别提多开心。母亲说孩子那里有不合适,都是你们的凉床给孩子冻的,留在家里吧,乡下的孩子就得用乡下的法子养,享不了城里的福。最终因妻子的原因,孩子没能留在家里,母亲失望之余说谁的孩子谁亲,谁让现在不让多生呢。

前两年,家里盖新房,二层的小楼。母亲说,想盘个土炕,人老了,离不了。弟弟和工程队的人商量,工程队的人有些为难,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要留土炕,光烟筒就得随墙一样高,将近十米,不合适。弟弟说,我妈想要个土炕,你们想想办法吧,钱可以商量。第二天,工程队的人说,留就留个吧,把沤灶丢到外面吧,不然把家里的墙熏得不好看。弟弟说行。整个村子里大概就我们家里有土炕,没有做过调查,想着别人家都不要了,现在家里大部分都是小辈当家,老人们基本都不管事了,我们家除外,父母单过,不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说图方便,我想是因为我这个在外上班的儿子,弟弟们都成家了,我逢年过节回家时和他们挤到一起拘束,父母就找了个借口,给我留下这么一块自由的空间。后来我问母亲,土炕有啥好?母亲说好处多着哩,你们现在年轻不知道,等你们老了就知道了。

我想我也该知道一点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