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州古村之大路边镇南天门村、黎水村

(2018-02-24 20:42:26)
标签:

古村落游记

分类: 广东省其他地市古村落

清远连州位于粤、湘、桂三省(区)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连州地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多元文化格局,其文化底蕴深厚丰富,联系着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连州历史悠久,加上位置较偏,保存了众多的古村。这次利用周末两天时间,走马观花去探访了连州的几个古村。

连州的古村与珠三角一带的风格相差很大,巷道不像广府村落那样整齐,而是转来转去像迷宫。连州古村的门楼都特别漂亮。

这次走访的古村有:大路边镇南天门村、黎水村,星子镇黄村,西岸镇马带村、冲口村、石兰村,丰阳镇朱岗村。


南天门村

南天门村位于秦汉古道上,古道保存完好,翻过山就到湖南临武县了。我们去南天门村主要是看古道。

据考证,连州南天门所在古道始于秦代以前,是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官道。南天门建在高高的黎水岭石板古道之上,向北为顺头岭老铺、新铺村,至湖南、湖北直通中原;向南急下黎水岭约3公里,直下石级近8000级,海拔落差数百米。南天门古道各文物点位于连州市大路边镇顺泉村委会南天门自然村,古道始建于秦、汉,宽约3米,多用青石铺就,或依山石凿成,从山下到山上共有一千多级,是秦汉时期沟通五岭南北的第一条古道。通过秦汉古道,中原和岭南发生了广泛深入的物资和文化交流,连州成为了中原进入岭南的门户、通衢和水路中转枢纽。

南天门村的山泉水http://s12/mw690/003n24MCzy7iq2d3nZ11b&690


一条宽敞的石板古道穿村而过http://s6/mw690/003n24MCzy7iq2nODUF75&690


    这个可能是切猪菜的工具http://s9/mw690/003n24MCzy7iq2sgPPOd8&690


这些番薯太老了,可能也是喂猪的http://s7/mw690/003n24MCzy7iq2JNuPI86&690

古道向山上延伸

http://s13/mw690/003n24MCzy7iq36SFycbc&690

门牌。南天门是村小组,属顺泉村委管辖。http://s3/mw690/003n24MCzy7iq3ancVc12&690


村里的房子建在古道边,应该是先有古道,后有村子。http://s13/mw690/003n24MCzy7iq3ee8wc7c&690


村子的尽头有一个门http://s2/mw690/003n24MCzy7iq3uGoTv81&690


前面还有一个亭子,叫广荫亭http://s4/mw690/003n24MCzy7iq3CtGwz23&690


亭内一块顺治十八年的《新建广济亭碑记》,应该是从其他凉亭搬过来的,因为亭子名字不同。

http://s5/mw690/003n24MCzy7iq3HCSoc54&690

广荫亭外面写的是“南天门”http://s10/mw690/003n24MCzy7iq3MrVpf49&690


文物保护碑。可惜的是里面提到的怀清亭没看到。http://s7/mw690/003n24MCzy7iq3UYnjMe6&690


驮碑的大龟叫做赑屃。看资料介绍它的头是近年才被敲掉的,但不知是何人所为。http://s7/mw690/003n24MCzy7iq3YyVue06&690


南天门往下的古道保存完好http://s16/mw690/003n24MCzy7iq42sMSr2f&690





黎水村

黎水村在南天门村山上下来的路边,在去南天门村时的路上已经路过了,但没看到古村,原来是被路边新建的房子挡住了。一条小溪从村中流过,小溪左边有一座古庙,叫庙村;右边有一排古楼,叫楼村,庙村建于南宋宝祐年间,楼村建于元顺帝年间,黎水古村的最大特色是楼村有一排清朝(大约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古堡式建筑———古锅耳楼。当地人称为“水楼”,“水楼”其实是当地方言“戌楼”之误。建成“戌楼”的主要目的是预防盗贼、土匪的侵袭。 

庙村的古庙,木匾很模糊,看不清什么庙。http://s1/mw690/003n24MCzy7iq58tNPaa0&690


小溪对面一排很气派的古楼http://s2/mw690/003n24MCzy7iq5fnUA1b1&690


这些应该相当于其他地方的碉楼,但一个村同时有那么多碉楼很少见。http://s1/mw690/003n24MCzy7iq5jT4AM50&690


http://s4/mw690/003n24MCzy7iq5nRhALd3&690

转到小溪对面去看,首先看到一座唐氏宗祠http://s14/mw690/003n24MCzy7iq5t4Nkx4d&690


一群阿婆排排坐,当头两位还在烤脚http://s5/mw690/003n24MCzy7iq5xrXMwc4&690


祠堂门厅立着4根旗杆石http://s13/mw690/003n24MCzy7iq5ARpQo8c&690


旁边地上还躺着几根http://s8/mw690/003n24MCzy7iq5ExmGbe7&690


这根石刻很漂亮,可惜断了

http://s2/mw690/003n24MCzy7iq5R5TR7c1&690

嘉庆年间的

http://s3/mw690/003n24MCzy7iq5U3DgKf2&690


两块古碑,一块是建火房和装修祠堂的,一块是重修祠堂门口路的http://s12/mw690/003n24MCzy7iq6aJ3xF2b&690


大门石抱鼓,只剩下一边了http://s16/mw690/003n24MCzy7iq6fPIS3df&690


祠堂里面有几位阿婆在折纸宝,不知要祭拜什么http://s13/mw690/003n24MCzy7iq6l87bCbc&690


祠堂天井一边有个小庙,供奉一大群神仙http://s6/mw690/003n24MCzy7iq6pEJ3785&690

yhttp://s11/mw690/003n24MCzy7iq6oexHYfa&690


进村里走走。刻着“福寿”的门簪(户对)http://s12/mw690/003n24MCzy7iq6CG93tc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