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程颐家规摘编
http://s5/mw690/003n1FWnzy7gHvivFTS34&690
孝悌篇
莫不孝二亲;莫弃本逐末背毁师长。
——《程氏家训》
【译文】
不要不孝敬父母双亲;不要忘恩负义背地里诋毁老师和长辈。
至诚事亲则成人子。
——程颐
【译文】
当孩子的要用至诚之心来孝敬父母,诚为孝之本。
父母之于子,爱之至也。子不孝,则爱心弛也。
——《二程集》
【译文】
父母对子女的爱最高最大,因而子女应当孝顺父母,否则伤了父母之心,父母之爱便会松懈、减少。
http://s2/mw690/003n1FWnzy7gHvmEoTLe1&690
重义篇
畏四知①为人仁义。远五刑②莫犯刑戮③。
——《程氏家训》
【注释】
①四知:东汉人杨震,曾以“神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别人送的黄金,人称“四知”太守。后世常以“四知”指代清廉、慎独。
②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
③刑戮:指受刑罚被处死。
【译文】
要敬畏“四知”,做到为人行仁义之事;要远离五刑,不要干违法犯罪之事,以免遭到杀戮。
躬事廉俭敦厚自裕。
——《程氏家训》
【译文】
自己要做到廉洁节俭敦厚诚实。
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
——《二程遗书》
【译文】
不能制止一时的欲念,就会酿成天大的祸患。
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
——《二程集》
【译文】
义利之辨,本质上就是公私之争。
富,人之所欲也,苟与义可求,虽屈己可也;如义不可求,守贫贱以守其志也。非乐以贫贱,义不可去也。
——《二程集》
【译文】
追求富裕的生活,是人的正常欲望。假如与义相符合,虽然使自己受委屈也可去追求;如果与义不相合,就要守住贫贱以保持心志。这样做不是以贫贱为乐,而是因为义不可舍弃呀!
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急,则侵夺而致仇怨。
——《二程集》
【译文】
专想为自己利益考虑,其害处就很大。欲望过甚,则会使人昏庸而忘记追求义理;追求欲望过急,就会造成争夺、伤害,进而引发仇怨。
明德篇
用九思①立德。无忘好善。
——《程氏家训》
【注释】
①九思:《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要用孔子做君子的标准来修养自己的道德。不要忘记要多做善事。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宋代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道篇》
【译文】
高尚的道德确立起来了,各种善行就会相应产生。
德善日积,则福寿日臻。
——《程氏易传·泰传》
【译文】
德与善一天天积累,福和禄就会一天天自己到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处公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利己,勿嫉贤妒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义合之事则从。
——摘自《程子家训》
【译文】
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处事要秉公办理,不要徇私枉法。不做损人之事,不要妒忌比自己有才能的人。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
http://s13/mw690/003n1FWnzy7gHvptExm3c&690
诚信篇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二程集·粹言·论学篇》
【译文】
研究学问若没有诚心,则必然杂乱;做事没有诚心,则事情必然失败;自己谋事的时候若没有诚心,就是自己欺骗自己而丢掉了自己的忠诚之心;与人相处没有诚心,就会丧失自己的道德而增加人的怨恨。
学贵信,信在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
——《二程集》
【译文】
做学问的人贵在讲信用,讲信用贵在诚实。诚实就能讲信用,讲信用就是诚实。人如果没有忠心和诚心,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讲信用就不能立于世,不诚实就不能在社会上行走。没有诚心就不会有善心,没有诚心就不会成为君子。
明善在明,守善在诚。
——《二程集》
【译文】
要明白善的道理关键在于思考,而要坚守善行则在于有诚心。
http://s6/mw690/003n1FWnzy7gHvz0zuB05&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