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龙门古镇家风家训摘编

(2017-05-16 16:47:57)

杭州龙门古镇家风家训摘编

 http://s5/mw690/003n1FWnzy7b7sedCOo04&690


浙江杭州龙门古镇作为孙权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有山水造化,更有英才俊杰。孙氏历代为官者八十余人,无一不是清正廉明、品性高洁,进可忧国忧民、退能修身齐家的廉官良臣。千百年来,龙门孙氏后裔始终秉承以《垂教四箴》为核心的家规祖训,崇文重教,诗礼传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内涵。


 

孝箴

  孝为百行首务,尤居万善大端。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孝是各种行为品德中的第一件大事,尤其居于各种善事最要紧的地位。

 

  父母生育劬劳①,罔极②诚同昊天,当然子职宜尽,务俾亲心生欢。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注释】

  ①劬劳(qú láo ):劳累;劳苦。

  ②罔极:无穷尽,无边际。

  【译文】

  父母生养子女非常劳累,对子女的恩德如天一样深厚,子女当然要尽到赡养父母的职责,一定要使父母身心愉快。

http://s7/mw690/003n1FWnzy7b7si7RmCf6&690

 

悌箴

  悌以友爱是主,义乃敬长为先。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悌主要是弟兄之间相互团结友爱,义最要紧的是敬重兄长。

 

  老幼名分素定,谦卑逊顺当然。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老幼辈分的高低本来就是定下的,相互谦让和恭顺是应该的。

 

  十年以长如父,五岁兄事无愆。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年龄大十岁以上就要对他像父亲那样恭敬,大五岁用对待兄长的态度来对待是不会有错误的。

 

  俱当徐行揖让,不可尚气争先。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弟兄之间应当相互谦让,不可凭气力争高低。

 

  弟敬伯兄不忒,兄之爱弟如贤。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弟弟敬重兄长没有差错,兄长爱护弟弟就像对待贤达一样。

 

  骨肉本同一气,手足枝干相连。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弟兄是同胞骨肉,本来就一同受父母气血;同胞手足,就像树木枝干连在一起,相互不能分开。

 http://s2/mw690/003n1FWnzy7b7skf453d1&690


勤箴

  勤乃起家根本,惰是丧败萌由。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勤劳是发家致富的根本,懒惰是败家的开始。

 

  胼手胝足不怠,朝乾夕惕无休。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辛苦劳作手脚上都生了老茧也不偷懒松懈,从早到晚勤奋谨慎,兢兢业业不敢懈怠。

 

  旦暮研穷经史,春夏服力田畴。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利用清晨和晚上认真研读经书和史籍,春夏农忙时到田地劳动。

 

  固当励志黾勉①,慎勿玩忽优游。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注释】

  ①黾勉(mǐn miǎn):勉力,努力。

  【译文】

  应当奋发志气努力耕读,不要轻慢随意、沉迷悠闲游乐。

 http://s12/mw690/003n1FWnzy7b7slD9jBbb&690


俭箴

  俭乃保家之要,奢实覆产之门。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节俭是保持家庭兴盛的首要之事,奢侈是导致家庭覆没的重要缘由。

 

  出则度其所入,用则量其所存。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支出要估计自己有多少收入,使用要计算自己有多少存钱。

 

  衣服惟崇布缕,饮食不嫌菜根。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穿衣服崇尚粗布麻衣,吃喝不嫌弃粗茶淡饭

 

  室以朴素为尚,礼以撙节为文。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译文】

  房屋要崇尚朴素,礼节要以节省为制度。

 

  毋以无益为乐,毋以异物为忻。

  ——摘自龙门孙氏《垂教四箴》

  【注释】

  ①忻:同“欣”。心喜;高兴。

  【译文】

  不要以毫无益处的行为为乐,不要以奇异的物品而欣喜。

http://s13/mw690/003n1FWnzy7b7snRKKU9c&690

龙门古镇·义门流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