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密县县衙的12副匾额楹联

密县县署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先后有200余名知县在此任职。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时任知县衷鯤化在原址重修,规制如旧,座北朝南,三条轴线,五进院落,共有房屋300余间,均为青砖灰瓦硬山式建筑,占地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其莲池、舆图、戒石坊、楹联、监狱等衙署文化丰富多彩,其勤政、廉政教育作用独具特色。
肆戒石坊 北面
http://s3/mw690/003n1FWnzy73uR9xzc662&690
戒石坊北面,是由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他意在告诫为官者:吃的是人民的,喝的是人民的,如果贪赃卖法,虐待人民,天理难容。这就是沿用近千年之久的《戒石铭》,又称“天语亭”。
http://s3/mw690/003n1FWnzy73uR9xzc662&690
陆·宅门
天理、国法、人情
此联用了两个典故,“三鉴”:即“鉴于古,鉴于人,鉴于镜”。源自汉荀悦《申鉴》:“君子有三鉴:鉴于古,鉴于人,鉴于镜”。唐魏征传:“鉴于古可以知兴替,鉴于人可以明得失,鉴于镜可以整衣冠”。“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出于《后汉书·杨震传》:“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巧妙地把“三鉴”和“四知”融入一幅联中,警示官员做官办事要有敬畏之心,时常自省反思,知兴替、明得失、正衣冠,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反省自律,知荣辱,知廉耻,做一个万民称颂,后人敬仰的好官。
“长记人事迩前有政声后有史书”,就是长记当下所做的事,一言一行要对照古人,经得起后人的评判,以流芳千古。警示为官者在任上尽职尽责,处事公道,在百姓中留下好口碑,其事迹优劣将被载入史册。
好官与坏官,“百姓心中有杆秤”。清雍正年间密令许履坦,在任期间谦明仁恕,离任时囊无余资,百姓载酒泣送,终日出不了城,这样的官就是廉洁勤政的好官,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好评和拥戴。
http://s12/mw690/003n1FWnzy73uRsUCJtfb&690
前一篇:2016年07月19日
后一篇:濮阳的婚假、产假、陪护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