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幼儿教育注重“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由此看出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要进行有成果的,令幼儿有显著成长作用的并且不是幼儿产生不良反应的教育方式是现在幼儿教育的核心,因此有效地幼儿教育应该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并提出有效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 心理 发展 可持续性
一、抓住幼儿心理
幼儿时期实际上是孩子的成长阶段最重要的教育启蒙阶段,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幼儿阶段的教育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就影响孩子以后的道路。那么如何进行有效而成功的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抓住幼儿心理。
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心理其实并不难以理解,关键在于家长是否仔细地观察孩子的行为,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对什么的兴趣最大,他所反映的信息又是具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家长了解孩子的方面细节。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分析孩子的心理?我把这个问题总结成了几点:
(一)避免误区
前面我们讲过,幼儿教育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其实就幼儿教育的本质来讲,幼儿教育是奠定基础的构造工程,这就好比盖房子最重要的是奠基一样,幼儿教育本就是为孩子的终身教育成长做准备基础的长效潜在的教育。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抓住机会,扎实的打牢孩子的基础教育,利用最有效的环境,等教学资料来对孩子进行最初培养。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了解,如何在启蒙教育中避免误区,例如,改变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的过高期望值,打破传统教育的误区,过分主义即时教育而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造成的后果,不仅会埋没孩子的天性,违背孩子自身发展的必要规律,还会因为过早的压力巨大教育会对孩子的学习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导致孩子急躁紧张焦急的情绪。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孩子的全部信息,才能避免误区,找到最优的教育方式。
(二)以培养健康心理为目的
教育的根本是知识,但是再现在社会中出现知识体系完整,但是心里不健康的人体类型越来越多,所以我认为,教育出去关注孩子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意外,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健康心理为目的,以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为根本的教育方式。
身心健康是人类进步的前提,在教育中不能因为要追求知识的完整而忽视或者牺牲孩子心理健康,这样的教育本省就是错误的,一个有文化但心里不健康的人远比一个心理健康但没有文化的人要可怕许多许多。如何注重孩子的健康心理:
1、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在生活中可以进行最直接的环境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中我们最该关注的是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细微观察孩子的进步,给以合适的鼓励,以此来促进孩子的进步,而不是要单纯的注意某一个行为的显性效果。
2、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其实,身边的一些家长都会在教育过程中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优秀聪明,有些家长甚至当着许多人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其实这样做是完全不正确的,这样做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因此损失孩子的自尊心,使他自卑、胆小、缺乏自信。严重者还会是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隔阂缝隙。
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必然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值得我们家长去赞扬的优点,而且用孩子的不足和别人的孩子的优秀之处比较,这对孩子本身而言就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观的。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全面的看待孩子,只要孩子努力了,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就是值得表扬的。
3、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潜质
一般来说,幼儿学习有两种效果,一种是显性的,另外一种是隐形的。
前者是可以使受教育者,也就是幼儿明显感觉感受得到的效果;后者是幼儿在学习中受到了广泛的兴趣启蒙教育,开放了大脑潜能,发展了具有信息意义和智能意义的机能,也就是说它可以引导幼儿在未来人生中不断的追求、探索、有效地运用和获得各种知识技能。
科学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关键在于培养兴趣,优化基础,开放电脑潜能,有利于其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发展,有利于其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教师与家长的配合
作为教育者,孩子的家长还有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都是主要的对象。这些对象是教育环境中最重要的的组成部分,也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程度。
所以,孩子的家长和孩子的老师都是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刻变化,并且家长和老师要站在统一的位置上面,配合起来对孩子进行最合适的健康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