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字如果30小时练不好最好就别练了
曾孺牛
一说到练钢笔字,人们就会就想到钢笔书法,但是练钢笔书法真的能把平时的钢笔字练好吗?那未必!不少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摘金夺银的学生考试书写却是一塌糊涂;反倒是一些从来不练书法的学霸学生,考试书写超级棒。让不少人感叹:“写好字完全靠天赋,没有天赋的人不管怎么努力练字都没有用。”
每个人都渴望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可现实中考试书写非常棒的为什么偏偏是那些不练字的学霸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认为目前学生练钢笔字练的都是清一色的楷书字帖,而楷书的书写速度慢,写快了就写不好。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早些年曾有一些中学尝试让学生学写行书,但由于行书规范性差,不少学生学了行书后,书写变得更加潦草难认,而且这种后果很难逆转,所以现在几乎所有中小学都不主张学生写行书。
于是又有人觉得,目前的钢笔楷书字帖过于讲求艺术性,写法太复杂,不实用,提高学生的日常书写水平应该讲实用,不能讲艺术,于是有学校便尝试将黑体字引入学校写字教学,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是的,学生们练的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确实很慢,写快了就写不好,确实不实用,难道这真是艺术惹得祸吗?
当然不是,假如艺术跟实用的矛盾不可调和的话,那中国书法早就消亡了,因为古人写字同样讲求实用。把字写得又快又好同样也是古人的追求,而把字写得又快又好演绎到了极致的王羲之成了伟大的书圣。可见,在中国古代,艺术和实用从来不矛盾。相反,艺术和实用的高度统一把中国书法推向了艺术的顶峰。
那么学生练的钢笔楷书其艺术跟实用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从书法史来看,艺术跟实用的纷争古已有之,这种纷争在古代主要表现为正统和非正统之争。正统书法也就是官方书法,其演变依次是篆书、隶书、正楷(又叫大楷,目前学生练的钢笔楷书都是正楷)。正统书法代表的是国家形象,所以讲求规范工整,庄重肃穆,追求的是规范美;正统书法从来不讲书写速度,从其三种字体的演变来看,书写速度是一个比一个慢,我们都知道篆书的书写速度很慢,但隶书的书写速度更慢,而正楷则是书法中书写速度最慢的书体,因为在古代,官方书法一丝不苟的慢是对皇权的尊重,写快了很可能会被砍头,所以正统书法演变的结果就是书写速度越来越慢。宋朝发明印刷术后,书写效率极低的正楷交由机器去完成便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自此书法的天平开始向非正统书法倾斜。
非正统书法是实用书法,包括真书(又叫小楷)、行书、草书。实用书法讲求又快又好,追求艺术美而非规范美,其最高目标就是寻求天人合一的艺术自由。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书写工具和书写者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形成了艺术和实用的最高度的统一。代表人物是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创造的真书(小楷),能达到极高的书写速度,元代赵孟頫学其真书(小楷),可“日书万字”。可见王羲之创造的真书是一种实用的高效楷书,可以写得很快。
由于官方书法追求的是规范美,而实用书法追求的是艺术美,截然不同的追求形成了古代书法两大阵营的相互争议。官方书法看不上非官方书法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崇尚官方书法的人认为王羲之的字“媚俗无骨”。反过来王羲之也讥讽官方书法“状如排算那不是书”,毫不客气地说官方书法根本不是书法。
不过古代官方书法和实用书法的争论仅仅只是艺术高低的争论,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争斗,即便大搞文字统一的秦始皇,其宫廷文书用的最多的还是实用书法。而正楷最鼎盛的唐朝仍然把王羲之奉为书圣。可见在皇权专制的封建王朝尽管大力推行官方书法,但也从来没有对实用书法赶尽杀绝。那为什么实用书法在当代却濒临灭绝了呢?原因有两个,一是,钢笔的出现使毛笔退出了历史舞台,实用写字领域不再需要毛笔,毛笔就成为了单纯的艺术创作工具。二是,当今的毛笔书法主要用于厅堂装饰或展览,需要的是大字书法,而实用书法都是小字书法,不符合当代人的装饰需求,所以实用书法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实用书法的退出对当代毛笔书法市场没有任何影响,但对钢笔写字来说却是一个巨大损失。因为钢笔的优势就是实用,而当今钢笔书法界却亦步亦趋地跟随毛笔书法,追求艺术的高大上,结果沿袭了古代的正楷,而非实用楷书,彻底失去了钢笔自身的优势,出现书法拿大奖,考试鬼画符的怪现象。这根本不是艺术跟实用的矛盾,因为钢笔正楷压根就不是什么书法,它既非艺术,更不实用,也无意义,机器比人完成得更好,写钢笔正楷的意义何在?
中国真正的书法艺术自古就讲求天人合一,要达到天人合一,首先,要能充分发挥书写者自身的优势,其次,要能充分发挥书写工具的优势。而钢笔正楷完全违背了这两条。先看第一条,正楷追求的是规范美,其特点是最大化地压制人性以求达到一种形式上的完美,它违背人性,也违背人的正常书写特点,所以其学习和书写都极其困难,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即便在书法家中正楷写得好的人也少之又少,很显然钢笔正楷并不能发挥书写者自身的优势。再看第二条,钢笔的优势是实用,写字用钢笔本身可以比毛笔更高效,因为毛笔是软性的,笔尖容易分叉,所以需要采用提按顿挫的方法来调整笔锋,但是钢笔可以不用调锋,用钢笔写字完全不必像写毛笔字那样提按顿挫,但是现在的钢笔正楷却一味模仿毛笔书法的提按顿挫,甚至为了写出毛笔书法的效果,还采用一系列非常夸张的措施,使其书写难道甚至超过了毛笔,丧失了钢笔的实用优势,虽然字的美观程度有所提高,但效果有限,因为钢笔毕竟不是艺术创作工具,钢笔正楷练一辈子也成不了书法家,而毛笔正楷练两三年的水平就相当可观了,与其费力不讨好地把时间浪费在钢笔正楷上,还不如练毛笔正楷,能够更快获得更高的艺术成就。
许多人把艺术看得很高很难,其实把钢笔字写得富有艺术性并不难。比如许多人都找人设计过签名,你按别人给你设计好的签名去写,马上就可以写出艺术性来。可能你要说签名是行草书,楷书能跟它一样吗?其实实用楷书的艺术法则跟行草书是一样的,而且其写法还比行草书简单。笔者通过对古代实用楷书十几年的研究,提炼出了高效楷书三招四势的艺术法则,不管书写再差的学生,只要按照艺术法则去写,马上就可以把字写得富有艺术性,比学艺术签名还简单,一般30小时之内就可练好考试书写。这对练钢笔正楷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练钢笔正楷的人通常说:“书法不可能速成”。但问题是,钢笔正楷根本就不是书法。钢笔作为现代书写工具其优势就是高效,可以说钢笔字如果30小时练不好,最好就别练了。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实用楷书,实用和艺术从来就不矛盾,而脱离了实用的钢笔楷书本身就脱离了艺术,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重视实用楷书的研究,并结合钢笔高效快捷的优势,在古代实用楷书的基础上创造出时代需要的高效楷书,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书法通过现代书写工具发扬光大,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s14/mw690/003mZCacgy6T53KM7tX1d&690
http://s5/mw690/003mZCacgy6T53MlTRWa4&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