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灵道家59 宗教 摄魂 神魂

(2015-12-11 00:16:21)
分类: 神灵道家

宗教 摄魂 神魂

按理说摄魂这话题是禁忌,不能谈起,但是却发现这种现象好像普遍存在。昨天看《琅琊榜》竟然有了这个论断,顿悟就像事故,很多东西凑巧连锁,便解开许久的谜题。又或者说机遇只等待有准备的人,若无之前的感悟,又哪里来的连锁呢?

《琅琊榜》将江湖和朝廷揉在了一起,又把当代的腐败案例安到了过去,看这连续剧大有一种吃多了肉,分明恶心却还要下咽的感觉。感悟来自于太皇太后祭奠的拜礼,展臂,击掌,匐拜,这个动作定是由古籍考察而出,是华夏古礼。但是这个动作分明是在招魂,击掌和摇铃类似,大概魂对声音很敏感,由此引导魂,张开双臂是接受的意思,这古礼的作用就是让死去的先人之魂进入自己的体内。正如我之前谈的少数民族的舞蹈姿势,很多并非由生产劳动产生,而是在与神沟通交流,如今看很多古礼的实质也如此。

我们的常用语,有失魂落魄,魂不守舍,若迷上某人,可能丢了魂。这些只是比喻用词吗?这些词只是在叙述事实,过于悲伤可能跑魂,迷恋某人也可能丢魂,丢魂表现为人发呆发木,记忆力减退。至于魂跑哪里去了,大概可能是跑去见某人了。心主魂,所以婚姻的贺词还有永结同心,极少数恋人的确可以彼此感应,因为神魂相交。同样魂还主情感,主意志,这样就能解释通一个现象了,为何古人喜欢灭族,害怕留下活口,否则就容易产生赵氏孤儿的复仇现象。因为孩子继承了先祖之魂,拥有了强大的精神意志和智慧。要不然一个孤苦伶仃小孩,与常人无异,生存尚且艰难,又哪来的本事复仇呢。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华夏文明重宗祠了。

道教常说三魂七魄,在我看来那是类称。神者轻为魂,重为魄。道教又说人身内有三万六千神,那么这些神则可能化为魂。道教也说成仙可以七祖拔升,我怀疑七祖有部分居住在子孙的体内,就是神魂。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可能有着代祖先的灵魂。我认为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结构,这种结构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增可以减,某些东西伴随轮回相随,某些不是,这些简单称之为缘。缘这种东西就是在无尽的时空中,很难碰在一起,碰在一起又很难发生彼此促进的关系,所以佳缘难逢,当是珍重。也有孽缘,专门讨债的,欠债当然得还,也有惩罚人的,错了当然得改。所以神魂也没那么好承载,而祖先的往往与自己体系一致。所有人承载祖先的意志,其实体是承载祖先的神魂,所以古礼祭拜引魂入身。非洲食人族认为吃人可以获得吃掉的人的能力,大概也源于此。

这又涉及两个问题,人不是一出生神魂就全了,某些神魂在某些年龄段才会回归。二十多岁自我认知的时候是个高峰,神魂大概与此期间大量回归,但绝大多数这段时间稀里糊涂混过去,就可能就导致了融合较差,甚至错失,也就使人能力潜力的差。另一方面就是魂侵,这个就不太好处理了,厉害的甚至会夺舍,修行非常忌讳这个,所以讲究有师傅,有法脉护佑,否则很危险,极其容易成为攻击对象。

人是结构,人成仙就是结构的整体进化,包括结构的组成部分。所谓七祖超拔,也许某种程度上指的是体内的七祖神魂全部进化,当然七祖可能还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在子孙的体内。如果人以神魂相连接,那么古代的制度就是另一种内涵了,如《太平经》所言,天子承载天地精神,与天地相通,天地尤爱之,那么人拜天子,就是在拜天地,而不是服从于个人了。那么这种超链接的结构,就根本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人类社会制度了,其作用,目的,显然也不是我们今天认为的那样,为统治阶级的个人利益服务,或者发展经济了。而是某种超生态化的共同进化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