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不同语言之间的密码 ——从《金色花》到《荷叶母亲》的文学(周明明)
(2016-10-30 11:32:25)
标签:
教育 |
在《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之间,我总是觉得他们存在着某种联系。
在以往的课上,我总是把两篇课文分开独立上,或者就任性地把《荷叶 母亲》略读了。但在今次的备课中,我在反反复复地读注解一的时候,总觉得似乎存着着某种密码。
《金色花》,译者郑振铎,和冰心好像没有什么联系,除了他们是差不多时代的人。由于最近在比较不同的翻译对原著的影响,所以我也好奇地想看看冰心有没有翻译过泰戈尔的作品。于是就发现,原来她也翻译过,她的《繁星春水》就是受《飞鸟集》的影响而写的。
似乎,我们可以在两篇文章中牵起一条线来。
课堂设计: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我尝试设计了如下任务:
1.比较阅读《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给你的第一印象,你觉得他们有相似之处吗?
2.思考《金色花》中的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中的红莲、荷叶,在诗歌的意象运用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3.比较阅读后,概括这两篇散文诗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来构思表现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爱。
在课程环节中呈现如下理解和发现:
1.从两篇同文体材料的阅读中,发现情感、表达方式的相似。
2.在比较阅读中,学生提出印度的妈妈怎么和中国的妈妈不一样?
3.在阅读之后,看了课后的阅读提示:冰心的创作曾受泰戈尔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作品都简洁、清新、细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蕴含着深深的哲思。但是冰心所见的泰戈尔是不是“真的”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