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铜氨纤维

标签:
教育 |
http://s9/mw690/b7d3f1c0nd0e005654308&690
学生自主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
实验时间:
组长:
任课教师(签名):
[实验目的]
用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氨水、脱脂棉制取铜氨纤维。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烧杯、玻璃棒、注射器。
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氨水、医用脱脂棉。
[实验步骤]
1.向烧杯中加入5%的硫酸铜溶液,再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片刻后,倒去上层清液。
2.用浓氨水溶解得到的氢氧化铜沉淀,以获得浓度较高的铜氨溶液。
3.取30mL制得的铜氨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脱脂棉,不断搅拌,使之形成粘稠液。
4.用注射器将粘稠液吸入针筒,再将其注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取出生成物,用水洗涤,观察现象。
[实验过程]
1.制取氢氧化铜。
http://s1/mw690/003mIEDegy6GBP4y6uk80&690
http://s11/mw690/003mIEDegy6GBP7PItYaa&690
静置片刻。
http://s11/mw690/003mIEDegy6GBPaVf3cba&690
倒去上层清液。
http://s3/mw690/003mIEDegy6GBPeawFkf2&690
http://s11/mw690/003mIEDegy6GBP7PItYaa&690
静置片刻。
http://s11/mw690/003mIEDegy6GBPaVf3cba&690
倒去上层清液。
http://s3/mw690/003mIEDegy6GBPeawFkf2&690
2.用浓氨水溶液烧杯中剩余的氢氧化铜,加入脱脂棉(图略)。
3.将所得溶液吸入针筒,注入稀盐酸。
http://s14/mw690/003mIEDegy6GBPtadWZdd&690
http://s6/mw690/003mIEDegy6GBPNHcTr35&690
http://s14/mw690/003mIEDegy6GBPtadWZdd&690
http://s6/mw690/003mIEDegy6GBPNHcTr35&690
[实验现象]
1.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沉淀。
2.氨水没能完全溶解氢氧化铜。
3.得到的溶液颜色为蓝色而非绛蓝色,与氢氧化铜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且并不粘稠。
4.搅拌较长时间后,脱脂棉仍完全无法溶解。
5.试探性地将所得溶液注入稀盐酸,如上图所示的液体与沉淀的蓝色混合物很快消失,没有得到预期的铜氨纤维。
[失败原因分析]
1.试剂的浓度与用量。不知道课本上的浓度是否合理,也不知道提供的试剂浓度为多少;也不清楚氢氧化钠应当过量还是少量。实验最初就没能确定大致用量,硫酸铜溶液稍多。
2.由于平时不常动手,缺乏经验,对“氢氧化铜沉淀完全”的把握可能有偏差。
3.“倒去上层清液”一步,为防止搅动悬浊液,使用了注射器吸取清液。这一做法可能不恰当。量也没把握好,可能还保留了过多的液体。
4.错误最明显的步骤在于“用浓氨水溶解氢氧化铜”,没能完全溶解氢氧化铜,溶液既不是绛蓝色也不粘稠。问题可能出在氨水的浓度不足,已变质。
前一篇: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
后一篇:2014年0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