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牙膏和热冰实验

标签:
教育 |
学生自主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
实验时间:8月25日
14:30~16:00
组长:
实验室教师:
其原理是用双氧水+碘化钾+洗洁精,碘化钾充当的是催化剂,也参与了反应。同时我们也加入了二氧化锰粉末,使反应现象更加猛烈一些。
仪器:50ml量筒,玻璃棒,滴管,药匙。
药剂:30%过氧化氢,碘化钾,洗洁精,二氧化锰
步骤:1、将10ml双氧水与2~3滴管洗洁精倒在量筒中,搅拌均匀
现象:液体上升,变色,气味散发(洗洁精味),水膨胀变成了泡沫,覆盖了器皿。
http://s13/mw690/b7d3f1c0gx6CcUZ2VJyac&690
http://s12/mw690/b7d3f1c0gx6CcV23sincb&690
http://s8/mw690/b7d3f1c0gx6CcV5bwt967&690
http://s13/mw690/b7d3f1c0gx6CcUW7aDa0c&690
http://s15/mw690/b7d3f1c0gx6CcWFM3708e&690
改进方法:用碘化钾充当实验的催化剂的时候因为实验准备室里的试剂提供的是块状碘化钾,所以在实验时只投入两块碘化钾会导致接触不充分,从而实验现象不明显。下一次实验的时候,可以采用碘化钾粉末或者溶液,二氧化锰不可以直接裹在碘化钾的表层,可能会影响反应的时效,不能尽快将其暴露出来。在刷洗量筒的时候,有大量的碘化钾沉淀在底部,也证实了反应不充分的猜想。
实验二:热冰实验
原理:过饱和溶液,溶液中要析出晶体比较难(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比较难的),但是碰一下溶液的时候,晶体就会从触碰点开始结晶,触碰点给结晶提供了立足之地
仪器: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滴管、烧杯、玻璃棒、大烧杯、天平、砝码
药剂:无水乙酸钠、水
步骤:1、将10ml谁倒入烧杯中置于石棉网上加热
现象:烧杯内晶体结晶,并放出热量
http://s3/mw690/b7d3f1c0gx6CcVOm8Bs82&690
http://s9/mw690/b7d3f1c0gx6CcVDdrFC68&690
http://s4/mw690/b7d3f1c0gx6CcVHoNhhc3&690
http://s6/mw690/b7d3f1c0gx6CcVLducte5&690
热冰实验最后失败了,看起来步骤简单,但是步步都要求苛刻,烧杯要用绝对干净的,水要用蒸馏了好几遍的水,在加热无水乙酸钠的时候不能让任何的杂质、大粒灰尘落入烧杯中,水与无水乙酸钠的比例还很讲究,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表面膜。我查到的无水醋酸钠在100g100摄氏度的水中的溶解度大约是170.1g,所以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所加的无水乙酸钠是足够的,但是实验的结果证明,或许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