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都是去书摊租看连环画,没有绘本这种新鲜玩意。特别好奇,这绘本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呢?今天终于在别人的博客上发现了这么一段话:07年的时候绘本刚刚崛起,引进出版的速度很慢,基本盼星星盼月亮的一个月出来一本书。10年绘本开始井喷,进入白热化的时代。原来如此,我萱是09年出生的,正赶上了好时候,我还奇怪呢,我侄女云儿那会留存下来给我萱的书,大多是杂志和童话为主,估计那会引进绘本不多,阅读绘本还没有形成一个规模。有一个也是给宝宝阅读的朋友戏称,这是赶上花钱的时代了(要花钱买绘本呀)。
习惯阅读的宝宝,和没有进行阅读的宝宝,看到书的表现行为也是不一样。有个朋友家宝宝比我萱大一岁,同样的桥梁书《玛蒂娜》拿到手中,我萱的第一反映是很高兴,然后自己装模做样用手指着读。据朋友说,她家宝宝拿回去一看就说不好看。
我萱自己前后也有所不一样,不知道是年龄原因,还是我重视程度导致。3岁以前,我对阅读一直处于一个放羊状态,读是读,但是并没重视。等到宝宝3岁了,才开始真正重视这个阅读,但是也迂回了一圈,先是在英文阅读上绕了一圈,再回到重点中文阅读上来。当时是觉得英文阅读的多比较好,中文就只需要保持1-2本就OK。现在比重有所调整,英文保持1-2本,重点还是阅读中文绘本,提高宝宝的阅读能力。 最近阅读能力感觉是有所进步的,经常能观察到我自己都没发现的细节,而且和我聊绘本的时候感觉有东西可聊了。以前感觉真的是不知道她听懂了多少,跟她聊故事基本是属于游离状态,答非所问。
萱宝儿有点比较好,她不怎么挑书,基本书买回来,没有特别不喜欢而看不下去的。就连我制作的打印书,她也看得挺好。刚开始买的卡梅拉,她看得少,现在也能看了,说到这里我真的觉得卡梅拉这套书的宣传很坑爹,人家宣传的是适合2-10岁阅读,但是我相信很少能有2岁的孩子阅读这个书的,估计一般要到4岁以上吧。
最近和宝宝的亲子阅读感觉越来越好,不功利,就这样读下去吧,快乐就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