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w690/b7c5a55btcd7e22bbbfbc&690
滴水床原型来源于明清中原地区流行的拔步床,也叫“八步床”,是当时体形最大的一种床。滴水床又称“牙床”,这种床从外形上看就如同室内一个独立的小屋子一般,具有私密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在过去主要由土家族首领或富裕人家使用,也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珍藏的三滴水床的雕花板用黄杨木雕刻而成,床架由杉木制成。床宽、高各2.68米,进深2.51米,内铺长2.1米,宽1.4米。正下方有踏板两块,呈梯形,正上方有雕花板额三层。整座床没有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全部由榫卯结构衔接而成,体现了土家人高超的手工技艺。
为什么称之为“滴水床”,来历有不同说法,有的指床的结构类似于房屋的层进式结构,每一层窗檐都取屋檐滴水之意。有两层床檐就叫做“两滴水”、三层床檐就叫“三滴水”以此类推,最多可达“九滴水”;另一种说法认为滴水床的名字来源于土家族姑娘有哭嫁的婚俗。过去,土家族姑娘从十二三岁就开始练习哭嫁,并有专门的“哭嫁歌”,土家族姑娘在出嫁时,要坐在床上哭,以表示对父母的不舍和依恋。因此,滴水床又取姑娘哭嫁时泪水滴答之意。滴水床还有一个称呼为“千工床”,由于制作滴水床的工艺极其复杂,往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历经上千个工时,因此,当地又称“千工床”。
土家族滴水床一般没有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全部是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衔接而成,这也体现了土家人高超的手工技艺。滴水床的纹饰布局充分体现了一个“满”字,几乎床前每个角楼都雕刻有精美纹样,显得富丽堂皇、精美繁缛,而且每个雕花图案都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取谐音寓吉祥之意,如“莲花”寓意莲生贵子;“金瓜”寓意瓜瓞绵绵;“葵花”寓意多子多孙;“蝙蝠倒垂”则寓意福到。图案中可以看到一只花瓶放在雕有莲花的几案上,花瓶中插有莲子,莲子上有三根戟,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戟”取谐音“级”,也就寓意着“平平安安,连升三级”。些都表达了农耕年代土家人对种族繁衍的渴求以及对吉祥、幸福的渴望。其实,以谐音寓意着吉祥之意不仅体现在雕花图案上,就是制作工艺上也有讲究,按土家习俗,床的尺码都不能用整数,必须加半寸,俗话说,“床不离半,屋不离八”,“半”由“伴”谐音而来,“八”由“发”谐音而来,也可见土家族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吸收。滴水床除了雕刻有吉祥纹样,更多的是历史传说和故事。“唐三千,宋八百,雕不尽的列国传”
这是湘西土家工匠中流传着谚语。也就是说,木雕中的很多题材都来自汉族历史故事,如:三国、水浒、说岳和封神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土家族聚居地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早期巴文化、楚文化、中原汉文化、西南文化对这一地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土家族是个善于吸收外族文明的民族,这些人物类木雕主题鲜明,质朴写实,承载了诸多历史信息。刻板虽小,但却在变相的宣扬精忠爱国,对民众具有了一定的教化作用,也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雕刻的戏曲题材多是脍炙人口的戏曲故事,人物翩然起舞,姿态优美,轻盈协调,神形兼备,线条简洁流畅,画面立体生动,呈现极强的视觉效果,具有很强地美学欣赏价值和趣味性。滴水床的还雕刻有日常的生活器物,如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生活用具等,皆是土家人生活情趣的映射。
土家家具髹漆用色大胆,颜色为红黑相间,一般色彩搭配为黑色的框架,以红色为底色,浮雕、镂空雕的花纹上以金漆勾勒,配以大红的帐幔,整个色彩极其热烈富丽。
土家家具虽沿袭了清式风格,精美繁复而不失简洁流畅,画面又生动逼真,不拘泥与细节,尽显粗犷与浪漫相结合的风格。从外表看,家具雕刻比较明显地模仿了清代京作家具木雕,但也带有本土化的特点。比如京作家具的纹饰使用非常讲究,不同纹饰的含义和出现的位置,组合的方式各有区别,而土家族的家具雕刻,更注重雕刻的视觉性效果,纹饰本身代表的意义减弱。从实物来看,现存较多的是乾隆朝以后出现的清式样子,明式家具或是仿明式家具美学风格的作品较少。土家族区域偏爱繁艳富丽的清式家具雕刻,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这是因为土家族区域的木雕艺术是在改土归流后形成高峰。其木雕种类繁多、工艺精巧、装饰趣味多样,在形成过程中,既采用京派木雕的题材,又吸纳了徽派、潮州木雕的工艺技巧;既有本土文化传统,又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使之在长期的传播、接受、融合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红火热闹的艺术风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