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新时代开始了

(2013-05-28 11:00:08)
标签:

电影

新时代

全新

娱乐

分类: 娱乐盘点
当前的电影已超出类型探讨的范畴,进而走向社会现象、价值观选择等纵深领域。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只是一个特例,不可复制;《让子弹飞》票房高“飞”的时候,人们依然视其为个案。但后来,这样的个案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失恋33天》《画皮II》《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和最近正在大火的《致青春》等,它们如风卷残云横扫影坛,甚至在好莱坞还来不及为提高进口大片数额而弹冠相庆的时候,国产片已经开始凯歌高奏。

  当个案多到数不过来的时候,趋势已经成形——中国电影的新篇章开始了。过去几部好莱坞大片,或者几位国内大腕就可以掌控天下的局面正在被颠覆。

  前年,在一个电影学术论坛上,台上几位嘉宾声色俱厉地炮轰这个时代的浮躁,对卖座导演和卖座影片嗤之以鼻,骄傲地宣称只有他们在认真地从事艺术创作,并认为是浮躁的时代让他们参与的电影被边缘化。今年,在另一场论坛上,诸多发言者也以讨伐当前电影为己任,好像影坛一片乱象,在自己的末路上狂奔。笔者是唯一一个以中国梦为发言主旨,畅谈中国电影新时代的嘉宾。仅仅几个月,中国电影的现实再一次走在了评论家们的前面,并以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态势,把“浮躁论”抛到了一边。

  今日中国电影有三个显著的革新特征:一是新人甫出即气吞万里如虎。从乌尔泰、徐铮、薛晓璐、管虎到赵薇,包括《101次求婚》《分手合约》和《快乐到家》的导演,好似一出出银幕闪击战,斩获高票房屡屡于温酒之间。

  第二,香港电影导演的地位正在发生动摇。从去年到今年,内地市场卖座影片中,除了《十二生肖》和《西游:降魔篇》外,已鲜见香港导演身影。内地导演,尤其是年轻导演已能驾驭商业卖座片类型,相反,香港商业片导演则明显跟不上内地观众快速变化的观影需求。

  第三,国产片的表现形式正在向人物性格塑造、价值观取向、生活题材截取、新的生活方式和流行趋势等方面转型,而非以往“喜剧片 娱乐化”打天下那样简单。当前的电影已超出类型探讨的范畴,进而走向社会现象、价值观选择等纵深领域。

  时代和现实一次次打开了中青年导演们的视野和心扉。当代价值观的裂变与抉择,文化复兴与文化危机的重叠,在给更多人以更加复杂的人生的同时,也留给人们更多的困惑和破解困惑的可能。

  过去所谓的电影大师们,在丰富的现实和新的困惑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他们游戏人生、游戏电影的底线被突破。其实,是时代变深刻了,因此否定了上一拨并不深刻的“电影大师”。时代找到了自己新的电影代言人。但现在的电影市场也绝非什么影片都可以胜出,玫瑰花盛开的时候也是刺伤人的时候。唯有真正认识这个时代变化的深度,我们才能为这个时代的电影的颠覆性变革而欢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