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力的毕业季》为了留住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
(2013-05-28 09:00:42)
标签:
郝大力的毕业季微电影大学青春纪念娱乐 |
分类: 电影影讯 |
拍摄微电影纪念大学生活
5月的河北经贸大学校园,绿意葱茏,不时有大四的学生穿着学士服在熟悉的场馆前拍照留念。毕业生们满面笑容,没有一点离愁别绪,更多的是迎来新生活的喜悦和向往。
微电影《郝大力的毕业季》导演郭宏樟就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他是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9级学生,也是一位狂热的电影发烧友。“毕业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用一部微电影来表现大学四年的生活?”做完毕业论文,郭宏樟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他和好友高松、马亮等人一拍即合,三人开始筹划拍摄事宜。”
拍一部电影谈何容易?剧本、演员、设备和各种道具,样样都得具备。为将电影拍好,5月9日晚上,临时剧组开了一个会议,将各项任务分配到人。谁写剧本,谁找拍摄设备,角色设置等等,都统筹好了。
这部电影的主题也确定下来了,这帮可爱的毕业生们,要用自己的方式诠释青春中的快乐与悲伤,遗憾与感动,纪念大家终将逝去的大学时代。全部拍摄工作都由工商学院的毕业生们完成。“这部作品既是给毕业生的,也是给那些尚未毕业的学弟学妹的,鼓励他们勤奋上进,让自己的大学不留遗憾。”
没有任何商业赞助,也没有精良的设备,这帮即将走出校门的准毕业生,凭着一腔热情,出发了。“我们还给即将诞生的影片起了一个非常‘唬人’的名头,魔幻现实主义微电影。”郭宏樟调皮地说。
有苦、有累、更有乐趣
剧本写了3天,7000多字。关于主人公的名字,编剧之一田忠凯说,“郝大力这个名字就是我们集思广益的成果,原本我们想了好多特别不靠谱的名字,什么郝给力啊,郝强大啊,最终我们还是采用了这个既幽默诙谐又很接地名字。”
对于初次拍摄“影视作品”的导演高松来说,这次的导演经历并不轻松。他坦言:“我终于体会了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感觉。拍摄这部影片压力真是特别大。一来,我们对影片寄予厚望,唯恐拍出来后遭观众‘吐槽’;再一个就是,5月19日还要论文答辩,我们只有短短的10天时间进行拍摄!”
为了尽快将影片拍摄完毕,剧组成员每天早上8点上工,一直忙活到晚上11点多。“我们只能挤出所有时间来拍,否则根本完不成这么多的镜头。”高松说。
拍摄的第一天,天气特别热,最高气温达到了37℃,我们从早上拍摄到中午十二点半,下午两点又开始拍,为了防止中暑,拍摄前大家都提前喝藿香正气水。影片中的很多演员都是初次参加拍摄,所以拍摄初期进行得并不顺利,很多时候会因为一些演员不能完全进入状态而暂停拍摄。“虽然拍摄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对于一帮生手来说也实属正常。尽管都不熟悉业务,不过每个演员都好好揣摩各自的角色,争取演出味道来。”郭宏樟告诉记者说,10天时间里,全体工作人员连轴转,斟酌每一句台词,做好每一幕的布景,费了不少的精力。
郭宏樟说,这部影片的拍摄设备,使用了多部不同型号的单反相机,所以影片切换场景后,往往画面风格有些变化,就是设备不统一造成的。“主创人员和演员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多欢乐和感动。拍摄过程中,一些原本说话不多的同学通过在剧组的几天工作中,发现彼此都是那么可爱,增进了大家互相理解。”郭宏樟告诉记者,甚至有剧组人员说,“哎,要是早点拍这部片子该多好!”
前一篇:十大前期甜蜜后期暴力的明星夫妻
后一篇:大学生自费拍摄微电影纪念青春